長期以來,英語教學大都偏重知識的講授,注重句篇的翻譯,側重語法的分析,看重卷面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普遍低下,不具備應有的英語交際能
力。面對這樣一種現象,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英語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前提,沒有興趣,就不會產生學習熱情;沒有學習熱情,就不會主動學習。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的智力活動都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每個人成長的起點,是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事物底蘊的內在動機。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各種教學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教師要針對學生天真活潑、愛說愛動、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通過音樂、課件、游戲、師生角色互換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活動,給學生以表達的機會,不斷給學生以新的求知刺激,使學生興趣盎然,樂于開口,這樣,自然而然就加速了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師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滿足教學
需要、協同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證。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師生關系并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主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教師的教導對象是學生,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只有在輕松、融洽的氛圍中,師生才可以愉快地進行教學互動。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本,平等友好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班級中學生的口語水平參差不齊,對于口語水平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對他們提一些較高的要求;對于口語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不可歧視挖苦,而應熱情地鼓勵,隨時尋找他們的閃光點,一旦發現就應及時表揚、鼓勵。
三、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英語教師的責任是教英語,如果老師總把漢語掛在嘴邊,勢必會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有精湛的專業水平和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避免母語的影響,我們可以由淺至深、由易到難。例如,在講解課文、練習、測試、講評以及布置作業等,都盡量用英語,在初級階段,每個單元都會涉及一些英語課堂用語,學了后堅持使用,在課堂中逐步運用起來。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可以使用已學過的英語解釋新學的英語。教師用英語授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英語表達的示范,也有利于學生的口頭模仿。剛開始,學生肯定不習慣,也聽不懂,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手勢、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關鍵是教師一定要堅持說英語。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提高聽音能力和理解能力。聽力提高了,口語表達就有了基礎。
四、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
1.準備階段
主要是進行模仿、背誦、復述練習。目的是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提高流利程度,培養英語語感。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如,閱讀、做練習題、聽英語磁帶、看英語錄像和電影等,來擴大詞匯量。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擴大知識面和訓練英語邏輯思維能
力,準備會話前,要對常用的詞(組)、短語等熟練掌握,“熟練”是與人會話的前提,只有熟練,在會話時才能流利。熟練的標準就是要達到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2.實踐階段
主要進行大量的會話練習,與他人對話、討論,基礎好的可練習口譯、自己講英語故事等等。這些活動對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大有裨益。
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除以上談到的幾點外,還有許多頗見成效的方法。例如,組織課外英語演講會、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故事會、英語角、英語詩歌朗誦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這些活動大大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拓寬了英語視野。聘用外籍教師來校講學、授課,更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大好時機。外國人講英語語音、語調比較地道,談話輕松、自然。經常與外國人一起聊天,口語能力將會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