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的開課歷史不長,它是由計算機課程發展而來
的,但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它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而且上升為全面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因此,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是值得信息技術教師去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它和其他課程的結構差異較大,
教學經驗還沒有系統化。
我的教學對象是高職一年級的學生,他們需要通過蘇州市的雙考以及下學期的一級B等級考試,怎樣讓一個從未接觸過等級考試的學生,熟練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這是開始上課前首先思考的問題。
現在的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上,“貧富懸殊”現象十分嚴重,我們不能劃分他們的優差。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使用評價的手段來發現他們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對他們的教學采取分層教學。
另外,我們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就會去怪學生不好好聽,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及如何來吸引學生。學生大部分喜歡游戲,那我們何不采用游戲的方式給他們上課?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有很多的課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游戲,如Flash動畫演示等。采取學生制作、相互評比的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與教師實現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技能。
所以,如果一節課上得不理想,我認為首先要反思自己:怎樣用學生理解或能接受的方法去教他們自己去學習,如何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就能主動地參與進來,我們的課堂就不會出現學生上課不認真聽,冷場之類的情況,學生的興趣、教學的效果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對于信息技術課,我認為我們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更
應讓學生掌握實踐操作知識。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教學的關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是激發創造的精神源泉。學生的興趣越濃,求知欲越旺,知識遷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最大,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課堂教學效果當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學方式的選擇、運用,必須做到語言上通俗易懂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講“創建超鏈接”時,我根據它操作性、規律性強的特點,采用了“先演示,再總結,后實踐”的方法。又如,在講“表單的設置”這一部分內容時,首先用IE給學生展示一幅網頁成品,這幅網頁所用的內容都是由表單操作來完成的。接下來利用此網頁講解各個不同的表單項的作用。并在FrontPage中設置一幅與以上內容完全相同的網頁,最后給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去實踐。操作時,只要求學生利用本堂課所學的內容,就可以展開想象去創作網頁。超級鏈接部分的授課方法也是如此。在這堂課的授課過程中,展示網頁成品時,學生就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表現出積極的探究欲
望。當然這里的網頁創作是一個新興、時髦的話題,學生有追求時尚的自然反應良好,然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網頁的內容上,我采用貼近學生審美觀的詞匯及圖片,使學生不會感到古板、老套。
用同樣的方式,我又上了幾堂課,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仔細想來,究竟是鮮活的內容成就了我這堂課,還是我的上課方式造就了我這堂課?通過一個階段的教學探索,我主要有這樣幾點
心得:
1.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內容的規律性、實用性,讓學生拓展思路,發揮其創作才能。
3.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權。
總之,對于這類重在實際應用的課程,完全可以讓學生拓展思路,去想象、去設計、去創作自己理想的作品。時代在變,學生的觀念也在變,作為教師,不能用自己的觀念強加于學生。上課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做好,做生動,要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更是難上加難。我們只有不斷探究,認真總結,不怕失敗,興利除弊,方能步入成功之路。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