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線路是一門電類專業課程,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學生素質全面性和個體差異性統一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電子線路;教學改革;教學原則;創新
電子線路是電類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學好這一課程,學生能掌握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為學習后繼專業課程作準備。該課程涉及的理論性內容較多,中職生原有基礎
差,水平參差不齊,一旦學生對這種學習內容過深、教學方法單一的課程喪失興趣,必然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端正教育指導思想,從深化素質教育入手,抓好教學的幾個基本原則。
一、堅持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的原則
在素質教育中,以學生為本的主體就是其核心和靈魂。一切教育研究和活動都必須以學生為前提,使學生由教學活動的“觀眾”轉變為“參與者”“實踐者”。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比如根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突出直觀性。教師在課堂上將所學章節中的電子元件拿給學生看,如二極管、三極管實物等,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親手測出某些數據,目的是消除學生對電子元件的陌生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要將“單向”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富有啟發和互向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使用啟發式、導入式、設問式等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僅有所知,更有所想,不是單純記憶的學習,而是思考和理解式的學習。
再次,要鼓勵學生自學。教師通過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科學地觀察事物,運用綜合分析等方法找出事物的內在聯系,從而自主地掌握知識。
二、堅持學生素質全面性和個體差異性統一的原則
教師應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人人都可教,關鍵是怎么教。教師要根據“寬基礎,重能力,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系統地研究教材、教學大綱,合理刪除一些過難、過深、過繁的教學內容。強調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典型集成電路的工作原理和各種實用電
路,著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對部分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則應該提高要
求,加大學習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注意單獨輔導,為他們參加高校對口招生考試打好基礎。通過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要求,才能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進。
三、堅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原則
1.教師自身應具有創新精神
沒有特色的教師就培養不出有特色的學生,同樣,墨守成規,習慣于“注入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的教師也不可能帶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充實專業知識,探索教改新路,努力使自身成為先進思想的傳播者,高素質建設人才的培育者。
2.鼓勵質疑,激發創新火花
古語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苯虒W的藝術在于喚醒和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教師應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運用富有新意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各抒己見,相互討論,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
3.強化實驗,培養創新能力
實驗是電子線路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的重要手段。教師應組織系統的實驗活動,幫助學生將課堂學到的理性知識通過實驗這一環節轉化為感性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拓展了視野,增強了信心,樹立了嚴謹的科學作風,培養了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了較強的敬業精神,培養了良好的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熊幸明.改革實習教學,培養創新能力[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2(8):77-78.
[2]羅及紅,羅立紅.職業學校電工專業實習教學環節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6(1):13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