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各行各業(yè),信息技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與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相結合,與時代同步,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提高。主要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進行了討論,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在當今這一信息社會中,計算機的應用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它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對我們的學習與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一學科中還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體現(xiàn)新的教學特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對電腦的愛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創(chuàng)造力得以提高。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課堂上要加強引導以外,還要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一、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高中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有著較濃的興趣,大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僅限于打游戲與上網,所以,我們要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不斷提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興趣是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與控制系統(tǒng)活躍課堂氣氛,發(fā)動學生積極探討,并參與與實踐相關的操作。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得出,高中學生喜歡學習網頁設計,喜歡制作動畫,更喜歡自己所設計的小程序被大家應用,還可以獲得小小的成就感。高中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但是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所以,我們要找到知識的切入點,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引導學生喜歡計算機課,我曾經這樣設計過:讓學生欣賞優(yōu)秀的電腦制作作品,讓學生對此感興趣,在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以后,才會努力嘗試,通過動手操作,可以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這時,教師要積極鼓勵他們,讓他們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作,當學生所制作的作品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時,再和別人的作品相比較,取長補短,學生的設計與制作水平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只有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潛能才能得以發(fā)揮,學習積極性才能得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比如,高二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不再迷戀于游戲,他們更熱衷于軟件的學習與應用,但是在學習某些軟件時,學生也會感覺枯燥,這時,教師就應該變抽象的概念為具體的過程,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對于應用軟件的學習要求更高,當學生感覺枯燥時,我就通過例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方式,平時多讓學生了解抽象的概念,并運用形象的比喻與解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學習PowerPoint時,學生不能較好地理解與運用鏈接,他們對鏈接很迷惑,我就結合網頁中的鏈接情況進行分析,學生理解了,再學習時就不感覺困難了。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探討
1.課堂教學中的同步教學
教學中,我也采用過同步教學法,也就是讓學生與教師同時完成操作,當學生掌握了相關的操作內容時,還要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的同步操作,當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操作時,教師要在教師機上進行操作,教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可以通過計算機投影儀為學生展示,當學生和教師同步操作時,學生學得明白,直觀再現(xiàn)了教學步驟,當有不斷變化的界面時,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學目標便得以完成。
比如,在學習相關的文件操作時,先對Windows基礎操作中的重點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師生同步操作實現(xiàn)文件的保存、更名、類型的轉變等,再將最為關鍵的地方進行保存,教師演示完成以后,還可以讓學生不斷地練習操作,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2.課堂教學中的比喻教學法
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比喻的教學方法,也就是利用形象化的教學方法,使原來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化,變生硬的計算機理論知識為形象、生動的內容,使生活更富有時代氣息,更利于教師教學,學生學起來不至于太枯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每名學生也有了較強的積極性,人人參與意識也有所增強,并且有了較強的求知欲,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有所提高,課堂教學更有效。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的構成時,因為各個計算機部件的名稱只是以專業(yè)術語的形式表示,教師如果是對內容做枯燥的講解,會讓學生感覺厭煩,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另外,如果教師把計算機比作房子,計算機內的各個零部件好比房子里的家具及相關的設備。比如,鼠標、鍵盤、主機、顯示器相當于房子中的家具,這種通俗易懂的解釋使學生更有興趣,易于理解所學內容。
3.課堂教學中的自主探究法
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要通過教師的講解來掌握,而實踐能力的提高卻要在學生的實踐操作中不斷地提高,也就是說實踐能力主要依靠學生自我加壓、自我練習來提高,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任務的設置、自主練習、小組討論來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經常用到。與其他學科進行比較,我們了解了軟件的操作是多變的,各種操作之間的聯(lián)系不是很密切,各知識點不能單單羅列,而是通過串聯(lián)講解的辦法使學生了解所有知識,這種方法更容易使學生接受。比如,可以通過一張已排好版的較為復雜的文章或表格,讓學生感覺樣文或樣表基本相同,學生結合樣表獨立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學生完成一件作品時,還會產生成就感,心情愉悅,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以上方法更便于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4.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法
當前教學中,教師比較推崇自主合作學習法,通過這一方法可以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發(fā)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
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高中生的理解能力較強,可以獨立自主地完成某些具體的操
作,再加上信息技術課具有特殊性,這為教師充分利用自主合作的教學方法提供了條件,使教師明白必須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使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并且學會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到合作的快樂,通過集體合作提高能力。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搞好分工協(xié)作
讓學生制作某種作品時,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在實際教學中杜絕“濫竽充數(shù)”情況的出現(xiàn)。還可以督促學生寫出自己的制作目的與心得,并逐個完成小的任務,在總體上進行評價。當學生握了某種計算機軟件的操作步驟以后,還要和同學合作完成
任務,在完成作品并展示作品的過程中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
2.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時,不能只靠教師打分來完成,還可以使用成績評定的形式
主要是以學生自我評價方式為主,再配以小組評價的形式,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斷提高,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在對學生作品進行分析時,還要找出相對優(yōu)秀的作品
在選題時還面臨形式單一的問題,教師要通過教學來拓寬學生的視野,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對學生進行引導,不斷拓寬學生對時事、科技、藝術、文化等領域的認識。除此以外,還要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合作,使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與信息技術課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制作不同學科的計算機作品。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信息技術教師除了課堂教學方式與方法上的提高,還要加強教學管理與教學評價的分析,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探討一種更適合的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孟才.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初探[J].教苑薈萃,2010(02).
[2]應珺.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教學探究[J].科技信息,2008(19).
[3]孫惠穎.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
(作者單位 江西省于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