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物理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是制訂了三維培養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教師在自主研究的過程中應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物質條件、知識鋪墊和方法指導,組織好實驗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形成規律,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氣氛。
關鍵詞: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設計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不論是自然現象的發現和解釋,還是自然規律的總結和應用,都充滿了問題。物理教學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何在物理教學中貫徹新課程的理念,把物理課上得更生動一些、更鮮活些,將知識與生活結合得更緊密些,從而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高中物理教學設計,提出以下教學策略。
一、了解和學習新教材
新大綱采用兩類物理課的方式來安排必修和選修的內容,給出兩類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要求。其中,必修物理課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課,它是著眼于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科學,是全體學生必須學習的,必修加選修是較高要求的物理課,它為學習者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適合于理科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在能力要求上,兩類物理課都要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社會發展的要求是教育的出發點,未來社會需要多類型的人才,高中課程就應該為不同發展方面的學生打好不同類型的基礎。分類型開設物理課是優化課程體系的結果,充分體現課程規劃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發展特長的特色,提供兩類物理課的思路,不僅符合培養目標的多樣性,而且是適應和促進普通高中多種辦學模
式的需要。
二、新課程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確定教學目標和分析教學問題,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修改的過程。我認為,新課程教學設計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教學的三維目標
2.分析教學內容,確定重點、難點問題
3.分析學生狀況,創設問題情境
4.設計和選擇指導學生探究的教學策略
5.設計和選擇指導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的教學策略
6.對教學策略的反思和評價
三、物理課堂的教學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
要途徑。實驗現象、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數據處理、誤差分析、方案改進都可以成為物理教學設計的內容。傳統的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從而導致了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銷蝕。新課程理念徹底改變了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了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以及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這是學習觀的根本變革。教學中使學生產生認知需要的關鍵是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有一定困難的,需要學生經過努力,獲知新知的學習情境。新奇的問題情境對學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好的教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但不好的問題,可能會讓學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學習風格,揭示學習內容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以保證達到最優化的內容效度,運用各種教學資源,為教學問題創設合適的情境,從而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達成課程目標打下基礎。
2.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增加師生間的親和力
課堂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師生以飽滿的熱情
進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礎上學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和諧的情感氛圍能增加師生間的親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這種教育功能是通過教師的教,結合學生的情感因素,從而使學生的情感需要得以激發和滿足,并借助于情感對認知的激活功能而實現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注意對學生情感需要的激發和調動,而且要善于依據教學
內容的性質和難度大小,重視對學生情感生活的關注和培養。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目光親切、深沉,表現自然、豐富,語言層次清晰,使學生在一種親切、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對學生的任何參與都應有合理且激勵的評價,絕不能有任何諷刺和挖苦。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每種教學策略的制訂都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培養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具有主動和他人合作,具有振新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薛國風,王亞暉.當代西方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評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01).
[2]嚴先元.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03.
[3]石中英.知識的轉型與教學改革.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高淳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