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要求,只有大學生的能力構成要素發生相應的改變,并緊扣新時期的基本特征,加強大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實習實踐能力、持續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的綜合培養,培養途徑需改革與創新,以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新時期;體育教育專業;能力構成要素;培養途徑
一、引言
新時期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能力是體教專業大學生運用知識的本領、為未來從事的體育教育活動所必需的專門能力。隨著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技術的融入,教學改革的深
入,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嚴峻挑戰。應對新的挑戰,只有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能力構成要素發生新變化,培養途徑需改革與創新,才能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
求。以實現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的復合型人才。
二、新時期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能力構成要素
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與書籍,新時期的體育教育大學生應具備以下綜合能力,主要包括:
1.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專業能力
(1)體育教學能力(包括:制訂教學文件、組織教材教法、語言表達、管理能力、教學評價、處理偶發事件、合理利用場地器材的能力);(2)運動訓練能力(包括:制訂訓練計劃、科學選材、臨場指導訓練、合理訓練方法的能力);(3)從事課外體育運動的能力(包括:組織課外體育競賽活動、裁判、運動會的編排、一般醫務監督、制訂運動處方);(4)體育科研能力。
2.新時期體育教育專業必備的專業能力
(1)品德教育的能力;(2)持續學習的能力;(3)創新能力;(4)實習實踐的能力;(5)團隊合作的能力;(6)適應新環境的能力;(7)擔任社會指導員的能力;(8)掌握外語與運用多媒體工作的能力和社會競爭能力等。
三、對新時期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進行剖析
首先,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是面向中小學體育教育的工作者,不僅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也很重要,其中道德修養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的必備條件。師德是否純潔高尚,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影響著教育的質量。有必要加強品德教育,知法、懂法、守法,提高教師素質。
其次,新時期的體育教師不能像以前那樣墨守成規,循規蹈矩,我們需要的是創新,只有在教學中,勤于思考、積極進取,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體教專業的大學生只有具備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才能更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只有持之以恒地學習,不斷接受新知識才會有不斷的創新。
第三,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使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使得未來的體育教師應不斷地改變和充實自身的知識。這就要求當今的學校教育應當“面向未來”,不能簡單滿足和局限于今天已有知識的傳授,而應特別突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強調對學生持續學習能力的
培養。因此,體育教育專業在未來人才能力的培養上,將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適應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并培養學生終身學習
的理念為目標。
四、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能力的培養
1.品德教育能力的培養
當前學校并非不重視學生品德教育的培養,但是很大程度上是走過場,提升師德最關鍵的途徑是自我修養,開展法制宣傳講座,提高道德意識。邀請師德典范者作專題報告,組織開展討論會,充分發揮典型人物的激勵、引領作用。
2.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重視學生專業技能與專業素質的同時,要培養終生學習的觀念。例如,經常在課堂上開展相關討論,使學生在討論中自主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學校組織開展相關的講座,通過權威效應使學生認識到樹立終生學習觀念的必要性。在此期間,學校可以開展模擬職場大賽讓新生認識到以后競爭的激勵與殘酷,讓學生樹立必須學習的理念。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多看書、多看報、多思考,積極接受新鮮事物,努力創新鉆研,使他們的持續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3.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大力推廣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活動,合理地引導學生參與社團活動。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活動促進學習型團隊的建立。學生以小組方式共同研讀、討論某一特定的教學模式或技巧,以熟悉、掌握教學模式或技巧的基礎。互相鼓勵,給予隊友最大的支持。為了促進隊員的進步與能力的提升,仍需來自隊友提供的適度的鼓勵、協助、教學觀察和回饋。
4.創新能力的培養
墨守成規的體育教學方法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唯有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要大膽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人才培養模式,建立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創新教育體系。
5.體育社會指導員能力的培養
“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提倡,人們余暇時間的增多,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體育鍛煉的行列,這也使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學生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去社區為體育鍛煉的群眾指導正確的鍛煉方法,到青少年俱樂部協助教練員完
成訓練與比賽的任務,為一些企事業單位的員工,有針對性地設計健身計劃。
6.適應教學環境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使他們將來成為教師以后,無論是分配到條件多么艱苦的地方,都要能夠臨危不懼、胸有成竹、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學校組織學生到艱苦的地方鍛煉、實習實訓時,教師只給予教學上的幫助,學生獨立完成實習任務,挖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參加社會組織的實踐活動,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在實踐中提高適應能力。
五、結論
新時期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能力構成要素除了應具備的專業能力以外,應重點突出品德教育的能力、創新能力、持續學習能力、團隊學習與合作能力、適應教學環境的能力、社會競爭的能力等。只有具備了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要求。
要采用多種途徑對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專業
人才培養質量,適應新時期社會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周典明.我國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改革與發展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
[2]楊學勤.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從師能力培養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07(3):91-92.
(作者單位 遼寧省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