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高效課堂,讓學生體驗電子專業發現和創造的歷程,全面提高學生的電子專業素養。那么如何提高電子專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讓電子專業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呢?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的做法,希望對廣大師生的電子專業研究、
學習有所啟發與幫助。
一、學生電子專業學習興趣的培養
首先,要認識學習電子專業的重要性。康德曾說過:“任何一門自然學科學,只有當它能用電子專業工具進行研究時,才能算是一門發展漸趨完善的真實學科學。”王梓坤教授曾說過:“高技術本質上是一種電子專業技術。”錢學森也說過:“高新技術的基礎是應用學科學,而應用學科學的基礎是電子專業。”電子專業被稱為科學的皇后,它是學習科學知識和應用科學知識必備的工具。可以說,沒有電子專業,也就不可能學好其他學科。
其次,必須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有一股非要學好不可的韌勁,在深入鉆研的過程中,就可以領略到電子專業的奧妙,體會到學習電子專業獲取成功的喜悅。長期下去,自然會對電子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激發出學好電子專業的高度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師生充分的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教師的課前準備和學生的課前預習。在制訂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要求對照執行。
首先,教學目標定位要難易適中,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這三個目標,地位均等,缺一不可。
其次,教學目標的確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確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85%以上的學生掌握85%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此外,還要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每節課都要有側重點,有相應的反饋練習,當堂鞏固,及時消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課前預習。經常預習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好、電子專業成績偏高,因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老師將要講解的內容會有一個初步的學習和理解,能夠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問,了解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把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轉化為一個主動求知的過程。這樣既能提高自己上課學習的效率,又能夠快速掌握老師所講內容和相應的學習方法。會學習的學生應該是有準備的、有疑問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集中的那種人。
預習問題要有點撥性、層次性、方法性,預習作業要有差異性、反饋性、整體性,要防止出現“今天請大家預習課本第幾頁到第幾頁”這樣空洞而乏味的預習要求,教師要把學習內容以提綱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好是以一張“活動單”的形式發給學生,這樣既能讓學生把握住學習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又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活動單”設計的問題難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淺出,體現點撥性,通過點撥使學生順利地完成預習任務,收到預期的自學效果,要將預習題與課時教案設計緊密結合起來,將預習題作為教案設計的一部分,通盤考慮預習應達到什么目的,預習要初步解決哪些問題。實踐證明:預習過的學生,其疑問更有針對性,其注意力也更集中,能更為主動地探求所存疑問的答案,學習的質量和效果也明顯高于其他學生。
三、了解學生的差異,做到因人施教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
大多電子專業生都有一個共性——學習過程中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對課前認真預習了的學生及時加以表揚,刺激課前進行有效預習。對課堂上認真討論、踴躍發言的學生,我們也可利用這種方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上課效率。我們還可以開展一些小型的比賽活動,激發其學習興
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學習、競爭是社會的需要,正所謂“適者生存”,每一個人都必須置身于競爭中,學會在競爭中生存。因此,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參與競爭,是社會的需要,同時也可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參與精神,克服學生的膽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還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在競爭中產生成功感。競爭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看到集體的力量、團隊的智慧,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通過競爭學習能增強學生的自主、自信、自強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堂高效的電子專業課,學生的思維應總處于活躍狀態,且在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我認為除了師生充分的課前準備,還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做到精心準備,做到用心設計,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課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作是發展中的人,可發展的人,人人都有自身的潛能,只是暫時還沒被挖掘出來而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要學會學習。我們應該讓學生先學,按照所給的“活動單”進行自主學習;然后教師再進行正確引導、點撥,讓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并且自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完全融入一起,提高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皋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