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近幾年的化學中考題中,實驗題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為了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動手操作能力,我盟教研室特推出每年對中考學生實行實驗基本操作考查的措施,從而加強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實驗課的效率。
一、教師應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教師不僅要充分準備好儀器、藥品和器材,并將儀器、藥品放置有序外,還得掌握實驗成敗的條件和關鍵,要估計到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時可能發生的困難,擬出上課時向學生交代的注意事項,并
做好課中巡視指導工作。盡量給每個人都有動手的機會,防止造成某些同學只能做觀察員,還要擬訂實驗思考題,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實驗教材和學習有關的章節內容,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做到明確實驗目的,弄清實驗內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驟、實驗裝置和注意事項,簡明扼要地做好筆記,為能自覺地、有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實驗打好基礎。
二、教師要加強課上的組織指導
在實驗課開始時,先要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有時還是進行課前討論和個別操作示范,也可利用實驗室中的多媒體進行演示,待學生檢查實驗用品齊全后,再允許學生動手實驗,而且檢查時間不宜太長,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和思考。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一方面是指導學生遵守化學實驗操作操作規程,例如,加熱燒杯時,是否墊上石棉網;量取固體藥品時,是否用藥匙或是紙槽,是否將試管傾斜;傾倒液體藥品時,是否把瓶上的標簽向著手心等等。指導學生遵守操作規程是一項必須堅持不懈進行的重要工作。指導中既應重視使學生明確每一個正確操作所依據的原理,認識錯誤操作可能發生的危害,更要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嚴格要求學生養成正確操作的習慣和熟練的技巧。另一方面是通過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和積極思維的能力。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善于根據實驗內容和學生情況給學生恰當揭示觀察要點。例如,在做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是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同時讓學生觀察反應前后物質狀態和顏色的變化,
還得讓學生會書寫相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后面的進一步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在實驗結束后,布置學生洗滌本組的儀器和整理實驗用品,在
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做好相應的實驗記錄,記
錄的主要內容有實驗題目,所用儀器、藥品、操作步驟,觀察到的現象和實驗數據,對現象的分析解釋和結論。然后教師針對實驗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作一個小結,小結要全面地指出學生實驗中的優缺點,并分析原因。讓學生吸取經驗教訓,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布置學生課下認真地寫好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是對實驗做全面的總結,所以實驗報告是學生學習化學實驗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第
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