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形式,學生缺乏積極性,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給體育教學和組織帶來一定的難度。在籃球基本技術的教學中運用比賽的形式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比賽;籃球;技術教學;運用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以及自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體育課上,學生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總希望能夠自由自在地玩。籃球運動是大眾體育,社會普及性比較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在教學中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形式,學生很快就會感覺既單調又枯燥,給體育教學和組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要使學生正確、熟練地掌握運動技能,必須通過多次反復的練習,才能使技術形成動力定型,但是這樣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和單調。經過實踐,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教學比賽,運用比賽的形式能夠改變學生對籃球課教學的態度,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并且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
生掌握技術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對調節課堂氣氛,
鞏固和提高籃球技、戰術水平也有很好的效果。
一、制訂教學目標,擬定教學計劃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學校體育的場地、器材、設施,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學目標,并做好了籃球基本技術教學計劃,根據課程時間做好上課的規劃,提前安排好比賽教學時機和組織形式,爭取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
二、區別對待,合理分組,科學安排
班級教學中,因學生的個體差異、掌握技術能力的不同,把班級合理分成若干個小組,科學合理安排教學比賽。分組時盡量要使每個小組的實力相對均衡,這樣在教學比賽時才不會出現較大的懸殊,避免比賽結果形成一邊倒的情況,有利于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的保持。
三、教學過程——比賽與教學、練習的結合
體育課以比賽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將學生的技術練習過程轉化到比賽中來,用比賽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技、戰術水平,達到教學的目的。
在投籃技術教學時,在學生對投籃的動作要領基本掌握后,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各排成縱隊,分別在固定的地方依次進行投籃,單位時間內進球多的組為勝方。負方做練習或表演節目。或者采取限定幾個點依次投籃,投中方可轉移至下一個位置,最后先到終點者為勝。
在籃球課教學中運用比賽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方法有很多,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形式,靈活機動地安排教學比賽,都
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教學后期,學生技、戰術基本掌握以后,比賽將是籃球教學最主要的形式,為鞏固和提高技、戰術能力,可以提高要求,嚴格按照籃球競賽規則組織正規教學比賽,也可以組織班級間的籃球比賽來進一步提高籃球技、戰術水平,當然,此時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創造能力也會得到最大的發揮。
但是,在運用比賽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基本技術的掌握程度來選擇合適的比賽方法。(2)比賽形式運用的時機要安排在基本掌握了這項技術之后,否則,學生對基本技術還沒有形成動力定型,緊張的比賽往往容易造成動作變形,給基本技術的掌握帶來不利的影響。(3)分組要科學合理,各組實力要均衡,以免因實力懸殊而失敗,挫傷積極性。(4)比賽時也應強調動作達標,不能為了比賽而影響動作,要及時糾正錯誤動作。(5)比賽時友誼第一,安全為首位。籃球比賽的對抗性比較激烈,在比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文明的賽風,對在對抗過程中產生的摩擦要及時疏導、處理,同時也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做好準備活動和安全防范,避免運動損傷。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