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是素質教育的
有機組成部分。藝術教育在整個教育領域內具有它獨特的功能和價值,只有深刻認識它的功能和價值,才能將藝術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一、藝術教育,立德樹人
英國藝術教育家羅斯金說:“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才是真正
稱得上有道德的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充分地釋放情感,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使其心理結構的各個方面得到和諧統一,他的個體人格便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和完善。
藝術教育可以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的審
美情趣,養成優秀的民族精神氣質。少年兒童文明行為習慣的養
成、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知情意行的形成是個復雜的過程,單靠生硬的說教、填鴨式的灌輸、令人乏味的教育活動是不能奏效的。開展德育活動要注重以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藝術教育的優點在于它不是強迫的、理論的、單調的,而是通過藝術活動調動學生的情緒,達到感動學生的效果,讓學生在愉悅中接受教育,從而明辨是非、辨別美丑、知曉善惡。如,開展文明禮貌教育,可以通過學唱文明禮貌歌曲、小表演、舉行不文明行為漫畫展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進行美丑、善惡的教育,讓學生在藝術活動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做人品質。另外,藝術教育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強烈的團結合作意識、集體主義精神。而具有合作意識、協作精神則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音樂、舞蹈的藝術表演要求學生互相合作,否則就無法充分發揮集體的創造智慧。
二、藝術教育,啟迪智慧
藝術教育可以開發學生的智慧,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表明:人類的思維分為兩種,即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他們分別由左右大腦兩半球指揮。智育側重于培養大腦的左半球,即抽象思維。但單一的思維是不健全的思維,抑制了人類整體思維的發展,而藝術教育則有利于形象思維的開發,即右腦的開發,使人類的思維健全而發達。藝術教育靈活多樣的藝術形式,更能給學生直接的、感性的影響。它可以使人的眼睛、耳朵、肢體的潛能得到開發,使人們觀察事物更敏銳,想象更加豐富、感受事物更加準確,也使人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得到發展,使人更加聰明智慧。
三、藝術教育,強健體魄
教育不僅要開發人的智力、培養人的品質,更要增強人的體
質、培養人的健康體魄。藝術教育在學生全面發展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鍛煉了學生的體能、耐力和身體協調能力,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如,體育活動中編排一些學生喜愛的韻律操,使學生在舒緩的音樂、優美的舞姿中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魄,也展現了學生活潑的天性。
四、藝術教育,提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識以及由這些知識所反映出來的人文精神內化在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氣質、修養,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人文素質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培養小學生初步的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品質,為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藝術教育對小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和形成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因為繪畫、音樂、舞蹈、文學作品等藝術形式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最能體現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道德價值和審美價值,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施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人文素養,也使學生養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雅的生活方式。
五、藝術教育,發展個性
真正的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它不僅關心學生獲得終
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而且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藝術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修養為主的素質教育。藝術教育更符合學生對學習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和感受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藝術課程的教學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他們在藝術課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用不同的材料和表達方式,進行富有個性的藝術活動。在這種尊重個性的藝術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極大的開發,學生的個性價值得到充分展現。
藝術教育的實施,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關系到人類的進步。加強藝術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只有充分認識藝術教育的功能和價值,讓藝術教育融入學生教育的全過程,才能為培養學生完善人格、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撫順市順城區將軍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