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用鳳頭來形容好的開頭,要求開頭精彩亮麗。優秀的高考作文無一例外,都符合這樣的要求,好的作文讓人眼前一亮,可見,好的開頭對一篇文章的成功起著巨大的作用。
那么,什么樣的開頭是好的呢?文無定法,開頭無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
分,能否為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服務,能否吸引讀者讀下去。寫好一篇記敘文的開頭,有很多種方法,對于一些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最好牢記三個字:“立”“精”“留”。
一、立
1.境立
境立分成景立和物立,就是在文章的開頭通過景和物的描寫,營造情境,渲染氣氛。下面列舉兩個從學生習作中挑選出的例子:
(1)景立
例1.雨依舊嘩啦啦地下著,似乎沒有停的意思。這是臨近傍晚的時分,初春的風,夾著濕氣吹在身上,只讓人感覺陰冷。小城在低壓的烏云下,露出一種即將入夜的疲憊神態。
——《雨夜》
這篇文章是反映高三學子在特定時期的特殊的心理。這樣一個開頭,通過初春時節一個雨天傍晚的景色描寫,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為下文的記敘抒情奠定了情感基調。
(2)物立
例2.我獨自站在陽臺上,透過玻璃看著爸爸坐在沙發上抽煙。他抽得挺狠,每吸一口,煙頭的紅火就后退一大截,幾口過后,一段長長的煙灰有氣無力地抓著煙頭,隨時都有掉下去摔個粉碎的危險,
就像是高高的陽臺上暈暈乎乎的我。
——《遲到的祝福》
這篇反映父子之間微妙關系的作文在開頭運用一個擬人的修辭,將煙灰的狀態和我的狀態巧妙地聯系在一起,物即是人。形象生動,讓讀者一開始就對主人公的現狀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2.人立
就是在記敘文的開頭直接對人物的語言動作進行細致的描寫,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下面列舉從學生習作中挑選出的例子:
例3.張校長像往常一樣,理了理領帶,摸了摸頭發,清了清嗓子,推開轎車的門,慢慢兒走下來,然后昂首挺胸地走進學校。每位老師,每個學生都向他問好,他也都微笑著點頭回應。
——《重逢》
這篇文章一開始就通過人物動作的描寫使讀者對張校長的性格有了大概的了解:很注重個人的外在形象,但讓人感覺內在與外在似乎有著不協調、不一致的地方。
二、精
精,就是精練、精簡、精彩。筆墨少而精,追求鳳頭的效果。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最關注的,肯定是氣質、容貌、言談舉止。好的作文的開頭,就要用最精當的表達方式,將自己最漂亮的容貌、最瀟灑的氣質和最具魅力的言談舉止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如,《荷塘月色》的開頭:“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只一句話就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基礎。而不少學生寫記敘文開頭總是拐彎抹角,離題千里,總愛兜圈子,洋洋灑灑一大段。老師們戲稱這種開頭為豬頭。
例4.一篇高考高分作文《早》的開頭:處在這個陌生的小城鎮里,我一直都在懷疑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早”。霓虹燈閃爍蓋過那啟明的晨星,封閉式的房子關上窗,合上窗簾便是夜。
這樣精練的開頭,能夠抓住想要表達的意義。沒有復雜敘事,沒有空泛議論,只是用簡潔的語言,將事情的真相展現出來。可是,其中“陌生”與“懷疑”,“霓虹”與“窗簾”都是那么尋常的形象卻給人以特別的感受。
三、留
留,就是留有懸念,不全盤托出。開門見山的開頭方式在各類文章的寫作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達角度,可以是開頭直敘本事,也可以起筆點題;可以開宗明義揭示主旨,也可以單刀直入點明敵論,如此等等。由于這種寫法干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成為老師們推崇的考場作文開頭的首選方法。然而,首選未必是最好的,筆者認為,開門見山法最適用于議論文,對于記敘文則采取卒章顯志的方法比較適宜。如果在文章開頭就將主旨一覽無余地呈現給讀者,那么下文的敘事就會失去不少吸引力。但如果在開頭留有懸念,不全盤托出,而采取卒章顯志的方法,則將激發讀者的興趣,吸引讀者往下讀。下面,列舉從學生習作中挑選出的例子:
例5.他累極了。他總想躺下來歇歇,可是一閉上眼睛,20年前的那件事就會飄回來找他。
為什么只要他一閉上眼睛,那件事就會飄回來找他?究竟什么事在過了20年后還這樣記憶猶新?他又為什么會累極了?他的累極了是不是和20年前的那件事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讀者會產生一連串的問題,這些問題將直接吸引讀者往下讀。
又如,課文《棗核》開頭的“再三托付”“蹊蹺”使人覺得如此牽掛一個棗核簡直不可思議,非要刨根問底,看它個水落石出不可。
我們還可以采用倒敘法增強懸念。如,魯迅的《祝福》先寫在大年三十的一片爆竹硝煙的祝福聲中,祥林嫂悲慘地死去,然后再敘述她半生的悲慘遭遇,交代她的死因。這樣,在文章開頭先寫事情的結局,然后再依照時間順序展開敘寫;或者先寫精彩的段落,再按時間來順敘;或由眼前事物引出回憶也是很好的方式。
“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如何開頭,實際上就是寫作順序和語言風格的選擇問題。它既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生活,也需要我們學習、積累寫作知識。學生只要牢記“立、精、留”這三個字并用心勤加練習,就一定能寫好記敘文的開頭,閃出鳳頭來。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陰師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