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生為本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學,教師要以生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大面積的閱讀。同時,教師要創設情境,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并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另外,教師可以采用連堂課作文寫作評改的形式,提高學生的互評、互改能力。
關鍵詞:以生為本;高中;作文教學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要把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進行高中作文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增強課程資源意識,還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讓學生能夠理解、模仿和創新作文范例,并能夠熟練運用學到的作文方法進行作文
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一、以生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大面積的閱讀
1.教師要以生為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要重視教學文本范例的應用,引領學生學習、研究、理解、模仿知名作家的寫作方法,并在閱讀中逐步思考,讓這些寫作方法能夠得到有效內化,讓教材成為作文素材的不竭源泉。教師要強化學生的積累能力,要把閱讀能力建立在學生大量閱讀的基礎上。
2.教師要安排不同形式的閱讀,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閱讀
中來
教師要安排不同形式的閱讀,讓學生能夠認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中來。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閱讀,進行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思維意識,讓學生能夠在積極閱讀中充分提升閱讀能力,能夠催生出一個個精彩的觀點。
3.以讀促寫,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關鍵還是要多閱讀。學生只有認真思考閱讀,才能在寫作中提升詞匯量以及語言素養,才能在寫作的時候不至于無事可寫、無詞可用。教師要在帶動學生多讀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學會仿寫,學會自主提升作文能力,讓學生提升寫作的興趣。
二、創設情境,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1.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作文中釋放自己的情感
作文教學是學生釋放內心的一種教學,教師要讓學生敢于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觀點,運用自己獨特的語言韻味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激發寫作的愿望與興趣。教師要利用鄉土文化對學生進行熏陶,讓學生在和同伴的交流中消除對作文的恐懼以及神秘感,讓學生能夠在作文中釋放自己的情感。
2.教師要創設情境,通過多種訓練方式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各種方式的訓練中調動寫作興趣,并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人教版高中語文作文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進行相應的續寫、擴寫以及改寫等。如,高中第二冊第五單元的課文講練過后,教師可以結合課文讓學生進行《沁園春》的擴寫。在擴寫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習擴寫的方法,并在擴寫完成后,通過相應的交流發現寫作中的閃光點。教師要用賞識和激勵性教育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不是僅僅依靠作文的優劣來評判學生,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在寫作中遇到的各種困
難,增加學生寫作的內驅力。
三、以生為本,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1.教師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制訂相應的訓練策略
以生為本的作文教學,就要把學生作為作文訓練的主體,讓學生在對寫作躍躍欲試的時候能夠獲得寫作方法的指導。教師要根據寫作的不同層次來制訂相應的寫作策略,并以學生感興趣的命題作為作文題材,注重寫作技法的訓練。教師要把作文教學和高中語文文本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來完成,將作文的教學目標分解到高中語文學習的各個階段,讓學生能夠通過各種作文訓練激活寫作基本功訓練,讓學生能夠通過語言訓練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針對學生的學年段不同,教師也要制訂不同形式的訓練模式進行作文訓練
在高中不同的學年段,教師也要結合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層次制訂相應的學生需要達到的作文能力目標,并要通過訓練架起學生的作文能力與作文目標之間的橋梁。教師不但要訓練學生記敘文的情節構思結構,還要訓練學生的議論文以及應用文的寫作,同時,教師要結合高考的指向標以及時事進行針對性的專題復習,使學生保持良好的高考沖刺狀態。
四、教師可采用連堂課作文寫作評改的形式,提高學生互評、互改的能力
在高中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兩節連堂課的形式,讓學生在第一節課完成作文寫作,而在第二節連堂課中通過自評、自改以及互評、互改來提高學生的習作以及修改能力。
總之,以生為本的高中作文教學要在力求作文教學有序的前提下認真向學生傳授寫作技巧,并鼓勵學生積極創新,進行個性化的作文訓練,以幫助學生最終形成作文技能,提高語文修養。
參考文獻:
[1]喻春娣.例析高效課堂的幾個重要環節[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01).
[2]李炳亭.高效課堂的“藝術”和“技術”[J].中小學管理,2010(01).
(作者單位 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