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2008中考成績揭曉,我校教師張老師所教的班級,升學成績優異。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推名師,創輝煌”大會,授予張老師“通化縣第八中學名師”稱號,電視臺聞訊對張老師進行了專題采訪。正在這時,縣醫院的一位家長,找到了校長,把一個腦癱患兒推在眼前,懇求把孩子送到張老師班學習。張老師聽說后,立刻找到校長,“上學是每一個孩子的權利,這個孩子我要了。”校長震驚,家長感動。從此,一個腦癱孩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剛走進當時的二班,老師驚奇地發現有一個不服氣的孩子。原來這個腦癱孩子經常抽搐,以至脖子歪斜,目光斜視。小腦偏癱,走路、說話、寫字都十分困難,先天疾病給這個孩子的肉體帶來了很大的痛苦,而單親家庭又給他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創傷。
三年時間轉瞬而過,中考報名在即,孩子的父親給他選擇了重點高中,理由只有一條:讓孩子像一個正常孩子那樣完成求學的全過程。就這樣,孩子在老師和同學的關愛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順利地完成了初中學業,并以“252”分的成績完成中考,又進入重點高中學習,現在這個腦癱孩子正在大學完成學業。
【案例分析】
正常孩子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流失到新世紀文盲隊伍中的現象,不算罕見;而一個腦癱學生,克服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順利地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全部課程,并在全縣中考成績評比中,超過六個正常孩子,這件事的確感人。實現教育公平,鋪灑愛的陽光。張老師的教育手跡就是對這個案例最有力的闡述。
手跡1:敞開母愛情懷。接受這樣一個孩子,我常想,我是班主任,更是母親。以母親的情懷去關愛他,見他臟了,就幫他洗手洗臉;見他趴在桌上了就主動去摸摸頭,是否發燒生病;總在生活上處處關心照料他,讓他感受到班級中不僅有師愛,還有母愛。
手跡2:教他學會自信。想方設法在他身上找優點,幫他增強自信心。每當他學習有了進步,生活自理能力增強,我都及時表揚。運動會時,他主動要為班級借幕布,為了增強他的自信心,我給了他這次機會,沒想到他竟然完成了任務。家長會上,孩子被評為熱愛集體的標兵。我親自給他戴上了小紅花,他站在講臺上,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會后,他偷偷告訴我,他要努力學習,爭取考重
點校。
作為一名班主任,只要有“為了一切學生”的思想,只要你將“與人為善”的愛心毫不吝惜地灑給每一個學生,只要你能像園丁那樣關注所有的小草,那么即使是再瘦弱的幼苗也會茁壯成長。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第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