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個性是創造的前提,千人一面、萬人一腔的教育模式,難以培養出創造性人才。我們不能想象一個沒有個性或者個性缺乏的人,會說出什么驚天的語言,會做出什么領風氣之先的舉動。在音樂教育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音樂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學生情感的抒發和個性的張揚,良好的音樂教學課堂應該是學生個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和創造力馳騁的
場所。
一、音樂教師的個性是個性化教學的前提
“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注重個性發展的素質教育呼喚有個性的教師。教師的個性會強有力地影響學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發展。音樂教師的個性既是個人的一種魅力又是他的教學素質、教學境界的一種必然。獨特的個性魅力不僅要有良好的素養、豐富的情感、豁達的胸懷,與學生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在語言方面要始終以情感為主線,聲音抑揚頓挫,富有鼓動性,或有幽默感、富有感染力,有著自己的語言特色。最主要的是對音樂有獨特的見解,也就是樂感,滲透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范唱、范奏、肢體語言,由此來感染和引導學生去領略音樂的美。此外,音樂教師在音樂方面的特長也是個性的重要體現。優美的歌聲、嫻熟流暢的范奏都為課堂增色不少,不需太多提示就能使學生走進音樂情境。
二、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權利
“選擇”是人主體能動性的一個重要表現。音樂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多給他們自主選擇的機會,給學生自主選擇演唱欣賞內容、演唱伙伴、自主交流演唱或欣賞感受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盡顯他們的音樂個性。如,學習《大海啊,故鄉》這一課,教師課前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查找有關資料、畫畫大海的圖畫、模仿大海的聲音等準備工作。在課堂上演唱,學生自己喜歡哪一樂段就可以自由選擇哪一樂段唱。我還列出了三個目標,讓學生自己選擇:(1)能準確的演唱;(2)有感情的演唱;(3)有感情的背唱。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來選擇。這樣,學生在無拘無束和非強制性的自學中個性得到了發展,也逐漸樹立了信心,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找到教學的突破口。
三、允許學生不走尋常路的個性提問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言下之意:疑問是思維的導火索,可以促使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鑒于此,我們既應該立足課堂,更要超越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放飛個性的地方。學生通過思考能夠有一點看法,哪怕是膚淺的,但的確是他們所
想,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他自己悟到的見解,是他們真正所收獲的。學生體驗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成功中既發現了自身的能力價值又激起了個性的形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學生而言也就更加充滿自信了。
四、尊重學生天馬行空的個性回答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幅漫畫:剛進入學校的學生,他們的頭顱有正有圓,每個都是神態各異,各具特色,但當他們畢業離校時,則變成了清一色的圓圓頭顱,毫無棱角。長期以來,那些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承式教學模式牢牢禁錮著廣大師生的思維,作為教師的
我們必須尊重學生或深或淺的個性回答,因為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都是精彩的。在欣賞樂曲的音樂形象再創造中,因個人認識、感受不同產生不同的情態,這是藝術欣賞的特點。我特別尊重個性,強調欣賞個性獨特的感受,要求學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做想象的懶漢。有一次,在欣賞古箏曲《高山流水》時,我讓學生閉上眼想象一下音樂中的畫面,有的想到竹林深處,有的想到小橋流水,有的想到詩人坐在河邊對酒當歌……我都給予了肯定,不一定只局限于
想象高山流水這一個答案,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學生自己與音樂的對話而感悟到的畫面,也從中感受到樂曲淡雅、悠揚流暢,使人心曠神怡的風格。
五、不同個性,分類指導
由于遺傳、家庭影響、教育環境不同,每個學生在個性素質上必然存在差異性。教師必須對不同學生寄予不同的期望,提出不同的要求。那些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有較強的感受力、表現力的學生,他們不僅在游戲、律動、表演中是班上的佼佼者,而且在歌曲視譜、樂器的演奏上也往往引人注目。針對這些學生,我采取的方法是盡量發揮長處,擔任小指揮、舞臺策劃、領唱等并帶動全班。有的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學習中過多的失敗,以致缺乏信心。對于這類學生首先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例如,有一位同學音準不是太好,唱了幾遍才把一首歌唱完。我并沒有指責他,而是表揚他并讓全體同學都給他掌聲。“你是怎么做到的,這首歌其實挺難唱的,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是怎樣去練的嗎?”不僅給予掌聲鼓勵,還挖掘他其他方面的閃光點,多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
六、個性的課外活動,挖掘學生的潛能
要想使學生各方面的音樂素養提高到更高的境界,不斷得到鞏固、提高,光靠課堂內的教學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去,可以組織一些專題性音樂活動,如,“愛我中華”歌會、競賽性音樂活動“音樂墻報”展評;還可以通過舉辦卡拉OK獨唱比賽,引導學生學好歌,唱好歌,并且還發現和培養了一批音樂人才;還可以組織有趣味性的音樂活動,如“音樂游戲”、聽音樂旋律猜歌名、辨別樂器的音色、即興編舞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挖掘了學生的潛能。
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用熱情、智慧的眼睛去發現、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放飛音樂的個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