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已有的知識、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并維持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的求知欲望、正確的學習方法、已有的基礎知識,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我們的學生就具備了終身學習的要素,就會積極地去學習、去探索。
關鍵詞:求知欲;魅力老師;個性化表現形式
化學教育重在培養能使學生受益終身的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包括學習興趣、好奇心、探索欲、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判斷力、想象力等。為什么呢?因為,知識是無限的,學校教育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只有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積極地學習,才能使他們獲得終身發展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這就是“授之以欲”。那么,我們教師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呢?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工夫。
一、要做有書卷氣的老師
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來講,我們必須有強烈的求知欲,要多讀書,這就是言傳身教。很難想象,一個自身沒有強烈求知欲望的老師,怎能培養出有強烈求知欲望的學生。一個老師總是以本為本,以綱為綱,像唐僧念經一樣,學生再強烈的欲望也會被湮滅。我作為一個化學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注意不斷完善和
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除了閱讀本專業書籍、學習本專業知識以外,我還大量閱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我的課,有時候像文史課,有時候像藝術課。這樣做的好處是:你給學生做了讀書的榜樣,同時,也使學生對你的課,對你教的知識以及知識以外的東西產生強烈的欲望。偏科的產生,大部分和老師本身的影響力有很大的關系。
二、要做有魅力的老師
怎么才能做個魅力老師呢?我覺得,我們必須注重“三氣”。
正氣: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傳播者和化身,人類靈魂的塑造者、莘莘學子人生的導師和引路人。人們常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來形容教師,其中的“身正”即意味著具有高尚的德行,一身正氣,這是為師的首要素質。面對各種利益的誘惑、多元思想的碰撞,教師尤其要具有浩然之氣,這樣,教師才能在知行統一中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才氣:教師的“才”,最重要的是展現在課堂上。教無定法,同樣的課題、同樣的課堂,不同的教師,其精彩度、影響力絕對不一樣。如果你業務能力強,善于駕馭課堂,你可以像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那樣,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溝通心靈。如果你專業知識淵博,幽默風趣、嬉笑斥罵皆成妙語,你也可以像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里的大師一樣瀟灑自如,妙趣橫生,讓學生被你的才智、才氣所折服。做一名良師,做一名讓學生終身難忘的老師,應成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追求。做到老,學到老,更新知識,創新理念,超越自我,厚實為師的底氣。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才氣橫溢,充滿魅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自覺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銳氣:銳氣,是一種膽量,一種魄力,一種攻堅克難的精神境界。在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教師都必須有一股敢于爭先、銳意進取的銳氣。我們教師都應銳氣十足,消除浮躁心理,深刻反思,研究探索,將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進行到底,開辟出中國現代教育的新天地。我們每個教師都要有爭做名師的銳氣。我們要銳氣昂揚,跳出樊籬,敢教敢試,永不言敗,教出個性,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專家型、學者型教師。
三、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用多元化的判斷標準
我們教師在給學生做評判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個人興趣、特長表現,結合學生生活、學習的態度表現,不能僅僅依靠一張試卷來給學生做定論,這是危險的,也是愚蠢的。剛剛仙逝的物理大家錢偉長老前輩,在中學時的物理不及格,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后來成為物理學家。教師一個正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我們要發現或者幫助學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能因為教師的不正確評價,澆滅學生心頭的希望之火。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一直嘗試著評判標準的改革,看學生一貫以來的課內、課外的表現,比如,上課是否積極思考,是否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課后是否積極主動按時完成作業,化學實驗是否能積極完成,社會調查是否能努力用心去做,課外閱讀面廣不廣,為人是否堅毅、誠信等,這些要素都是我評判學生的標準。
教育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不是考分機器,不是知識的口袋,而應該是智力的源泉。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已有的基礎知識,我們的學生就具備了終身學習的要素,就會積極地去學習、去探索。
參考文獻:
[1]楊九俊.學習方式的改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06.
[2]赫·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10.
(作者單位 江蘇儀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