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化學中的一輪復習是高考前化學復習的重中之重,它對于提高高考化學成績起著決定性作用。舊的化學一輪復習已經很難適應江蘇新的高考形勢,如何提高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的效率是高三化學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一輪復習;效率;常規;基礎;熱點;循環
江蘇高考實行“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化學屬于選二,目前在江蘇化學僅是選物理考生的第二甚至第三選擇。這就造成學校對化學學科不重視、學生不感興趣的局面。為了能夠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需要從化學學科特點、一輪復習的主要任務、近幾年的高考、考試說明以及學生的實際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提高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的效率。
一、化學學科特點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學科,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比較多而抽象,不少內容學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化學用語雜而亂,好記、易忘。
二、目前化學高三一輪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1.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
由于高一、高二學的內容多而凌亂,同時不少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好,部分抽象的理論學生更是掌握不到位。因此一輪復習就要求比較細,講究知識的系統性。同時教師為了照顧絕大多數學生往往進行板塊復習,著重從雙基角度進行系統的復習。
2.內容多而雜
化學是一門自然基礎學科,既有文科的特點也有理科的規律性。化學符號、各種物質的結構、物理、化學性質等內容多而繁雜,且各種性質間聯系不夠。學生需要孤立的記憶,這就導致學生學習起來比較累。同時像物質的量、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原理、電化學等理論性強,同時又非常抽象,這給學生的理解也帶來了巨大困難。
3.時間緊、競爭強
目前江蘇高考實行“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高考方案。各校對語、數、英極其重視,把選修放在極其次要的地位。在選修中化學排在物理之后,因為選修物理的人多,容易過B。我校在這個問題上也不例外。我們從高一一直只排兩節課,所有高一的化學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了必修一、二化學有這樣、那樣的內容。即使學業水平測試后的選修階段,學校也只排了四節課,這四節課也是僅僅讓學生粗粗地瀏覽了一下三本選修教材。所有學生的化學基礎是非常弱的。而到了高三選修也只有五課時,在這樣的前提下,高三一輪復習時間是非常緊的。
目前選擇化學的學生一般都選擇物理,而在這些人中,選擇化學的人大部分又是選擇物理中的佼佼者。因此在化學中拿A、拿B的難度就非常大。所有化學選修中的競爭是巨大的,也是各種選修科目中最大的。
4.學生基礎弱、不重視
過去的化學在理科中非常重要,甚至超過了語文和英語。但由于江蘇高考方案的調整導致化學的地位一落千丈。由于各校
對化學重視程度的降低,也導致了學生對化學的重視程度大大
降低。
三、江蘇化學高考新特點
近幾年江蘇高考化學卷立足基礎,強調理論聯系實際,視角新穎;注重省情背景,重視工業流程,體現了學科知識與生活、生產、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系;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工業流程圖題,使試卷生動而豐富;引入了探究意識,體現了高中化學新課改的理念。
從總體上來看,近幾年江蘇化學高考試卷有這樣幾個特點: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穩中有變。
基礎性。首先從試卷的難度系數來看,這幾年難度系數維持在0.62左右,同時容易題、中檔題、難題比例為6∶3∶1,這從綱領的角度作出了硬性規定。從這幾年試卷所呈現的情況來看情況確實也是如此。
綜合性。江蘇是個化工大省,江蘇卷子從省情出發在二卷中考出了多道工業流程題。這些題同時考查了化學實驗、化學原理、元素化合物、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電化學等內容,每道題都從多角度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識,綜合程度非常高。比如,2012年高考第16題(見2012年高考題)本題以工業制硝酸尾氣處理的工業流程將生產實際和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平衡、離子方程式書寫以及實驗原理結合起來進行考查,體現了很強的綜合性。
創新性。首先從考查學生的能力方面從原來考查學生的自習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觀察能力等轉變為考查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以及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比如第17題就著重考查了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
穩中有變。近幾年江蘇化學高考穩定的特點非常突出。下表是筆者對比近三年化學得出的結果。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化學試卷的結構穩定,考查的內容比較穩定,變化的就是相應的知識點。
綜述江蘇近幾年的高考卷特點是非常突出的。這對一輪復習具有非常的指導意義。
四、新形勢下化學復習的新思路
根據江蘇高考化學的特點結合學校選擇化學的學習特點,我校化學一輪復習突出這四個詞“常規、基礎、熱點、循環”就能事半功倍!學生抓住一輪復習就能成為高考中的“黑馬”。
1.堅持不懈抓常規
所謂常規即一般的規則。這是每個項目都必須做好的前提。對于我們所說的常規包括教學常規、學習常規和班級常規。
(1)教學常規
教學常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到的基本工作。教學常規包括計劃、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及批改、輔導等。因此,抓好教學常規要從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前提下做好相應的常規工作。這是教學常規的關鍵。
(2)學習常規
學習常規包括預習、上課、作業完成及上交訂正等。這個環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有了主動性就能夠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還要有必須解決問題的決心。有了這樣的一種好習慣,學習將會變成一種樂趣。
(3)考試常規
一要做好限時訓練。高考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內容的測試。為了能在高考中從容面對,平時的測試需要規定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相對較多的內容。二是要平時考試高考化。平時的周周清、月月清從形式、內容及組織上要高考化,讓學生熟悉這樣的氛圍,這樣高考就會變成平時的一次練習。
(4)加強規范訓練,增強學科語言表達能力
化學用語的使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貫穿于整套化學試題中,
但每年高考中得分率并不高。這說明學生平時復習不夠重視。這就成了突破口,在復習過程中加強規范性教學,定能在高考中有巨大的收獲。
2.瞄準目標抓基礎
高考難度系數一般都是6∶3∶1,也就是說60%的內容是基本
內容,如果再加上10%~20%中檔內容中容易的內容,基礎內容一般占到70%~80%。如果這些內容我們學生能掌握的話,那么本科目就不是問題了。由于我們學生的思維能力不高,如果我們把時間放在較難的內容上的話,講了學生也不會,這是一種浪費!因此,化學復習我們要切實改變觀念,把教學的重心從“全而難,搞題海戰術”轉移到“如何立足基礎回歸教材”上來。立足基礎,充分做好基礎這篇文章,一定能取得成功!基礎主要包括:內容、技能、方法、基礎題。
3.排除干擾抓熱點
江蘇省最近三年高考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無論是考試形式、考試題型還是考試內容,對于不同學科穩定的內容有所差異,但是總體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因此,各學科應該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試卷,找到屬于本學科的熱點知識、熱點題型、熱點方法等,在教學中務必抓好熱點的問題,這樣才能節省時間提高復習效果。
研究考試說明和近三年高考試卷理出熱點問題。考試說明中列出的考點有幾百個,但是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高考的熱點問題也就20個左右。如阿伏伽德羅常數、氧化還原反應、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及應用、離子共存、有機反應原理、物質的量等。復習過程中要抓住這些熱點及與熱點相聯系的知識點。
4.科學務實抓循環
德國心理學家艾濱浩斯(H.Ebbinghaus)通過長期的研究發現了遺忘曲線。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一般20分后,42%被遺忘掉,58%被記住。1小時后,56%被遺忘掉,44%被記住。1天后,74%被遺忘掉,26%被記住。這就要求學生需要立即復習,做好循環和反復的工作。
(1)一輪復習兼顧綜合
一輪復習工作中要時時對前面的內容進行訓練,這樣的循環教學要有計劃性,哪段時間練哪些熱點,如何做好循環都需要有計劃性。
(2)利用好“小題”做好循環工作
不管哪門學科小題永遠是搶分的點,需要老師有計劃性地加以訓練。
同時艾濱浩斯還發現,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重復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反復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我們的學生不是天才,不可能一次或者兩次就可以牢牢地掌握,他們需要反復。
在以上指導思想下,高三一輪復習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1)一輪復習和綜合訓練相結合;(2)強化選擇題復習;(3)強化五基;
(4)研究三年高考和考試說明;(5)建立教師錯題集。通過這些具體的措施落實“常規、基礎、熱點、循環”的指導思想,能大大地提高化學一輪復習的效率。從學生的反應來看,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一是學生的化學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二是學生上課時反應比之前好了很多。相應在四點指導思想指導下,落實具體措施,一輪復習的效率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新炎.淺談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08).
[2]馬金松.創建高三化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07).
[3]紀松林.加強教學設計提高復習效率[J].高考研究,2005(3).
[4]鄭啟程.注重細節努力提高高三化學復習效率[J].學科教育,2009(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燕子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