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教學是學生學會化學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重點應放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及其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討論,營造一個輕松而又愉快的課堂氛圍,不僅輕松愉快地學到了化學知識,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做到愉快教學呢?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愉快教學的前提
教學既是知識技能傳授的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他們有著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著較強的自尊心。我作為初三的一名化學老師,利用課下時間與學生溝通,在生活方面噓寒問暖,遇到節假日給回不去家的學生送上可口的飯
菜。課堂上細心觀察學生聽課的表情,課后耐心細致地給予講解。時間長了,學生樂于溝通,遇事情與我商量,不會的題經常與我探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愉快教學的保證
教師要樹立主體意識。課堂教學,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往教師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必須徹底放棄,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和主動性。
三、利用化學學科特點,進行愉快教學
化學與其他理科一樣,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性,教學中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照亮學生思維的明燈。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初上化學課,學生的內心存在很多疑問,如,化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藍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等這些都是化學上研究的物質,這段富有想象的語言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師設計的思路上開始了思維活動。采用實驗激趣,化學實驗對于化學課程目標的全面落實具有重要作用,化學實驗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面起到了獨特的作用。可以用演示實驗所產生的清晰、生動和神奇的現
象,啟迪學生思考,用簡單的分組實驗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四、開展科技活動,拓展愉快教學
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地開展課外科技活動。
愉快能使學生“樂學”,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愉快有利于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展;愉快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發展各種高級情感;愉快有利于學生形成樂觀、開朗的人格特征。這些正是時代所需要的。實施愉快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也正是我們每位育人者的努力方向。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