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職業院校學生志愿服務已經成為學?;顒又械闹匾M成部分,也成為各大職業學校展示自身風采的一個重要舞臺。常州衛生高職校志愿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特別是結合學校特色專業的導醫導診志愿者服務和為社區居民免費量血壓等特色服務
受到社會上的一致好評。在看到高職院校志愿者服務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也要看到如今高職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的意識還很淡薄,參與實踐的途徑還很單一。試著以常州衛生高職校的志愿者服務的調查分析研究為窗口,思考高職院校志愿服務的意識培養和實踐途徑探究。
關鍵詞:職業院校;志愿意識;策略
青年志愿者活動是新時期青年工作的新發展,是動員廣大青
年積極弘揚文明新風、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2009年中央文明委《關于深入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的意見》,教育部、中宣部在《關于加強和改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中也提及“拓展新形勢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志愿者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等理念,高校學生志愿者通過到社區、敬老院、兒童康復中心和附近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者活動,取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但我們如果仔細觀察,細細思考,會發現現在的高職院校的志愿者服務還是存在著種種問題的,如活
動內容淺層次、活動形式單一化、志愿者管理不規范化等一系列問題。我所在學校是一所全日制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其志愿者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特別是結合我校特色專業的導醫導診
志愿者服務和為社區居民免費量血壓等特色服務受到社會上的一致好評。在進行學校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我一直作為學校志愿者社團的指導老師,指導學生組織一系列的志愿活動。在取得成績和得到社會認可的同時,我也在思考怎么樣能使我校的志愿服務更上一個新的臺階。本文試著從高職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實踐的角度做一個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一、高職院校學生志愿服務現狀
1.發展前景良好
在對我校300名來自不同年級的護理專業學生志愿服務的調查問卷中,對志愿者、我校志愿服務活動有認識的約占總人數的94%,
只有約3%的學生不知道志愿者是做什么的,同時在對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認可方面,大多數人認可的,特別是一些結合護理專業的志愿服務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在志愿者活動的參與度上,調查問卷顯示62%的護理專業學生參加過志愿服務活動,即使沒有參加的也有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意愿。這預示著志愿服務活動在我校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好。并且問卷顯示沒有參加志愿活動的原因主要都是一些客觀原因,比如沒有時間、不知道參與的途
徑。因此,通過對我校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調查表明,其實絕大多數職校生還是有一定的志愿者服務意識的,對志愿者這個范疇也是有比較正確的認識的,所以職校開展志愿服務有很好的學生基礎的。
2.參加志愿者活動的目的和動機較為端正
對于為什么要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大家各執己見。此次調查,我將各個年級的護理專業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原因進行了一個橫向比較。統計可知,2009級中約有57%的學生是為了體驗志愿者精神,為他人奉獻一次。2010、2011級中這項所占的比例比2009級要高,分別為72%、91%,由此反映:無論是新生還是老生,大部分學生都是懷著崇高的理念和為他人奉獻的精神來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去的。但是,臨近畢業的護理專業學生由于畢業實習、職業資格考試、找工作等客觀原因而無暇參與志愿者活動,也不乏少部分學生是為了逃避過重或無聊的學習任務,更或者是為了獲得志愿者證書、獲得學校學分等一些功利性目的。通過我校的調查研究表明:高職校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參與志愿活動的動
機是十分純潔的,就是為了奉獻和付出。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積極提供相應的機會和途徑,讓他們展示風采。
3.內容豐富但具有偏向性
在調查問卷中,67%護理專業學生希望參與與專業相結合的志愿者活動,比如導醫導診。由上分析可知:我校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較為豐富,但學生參加的志愿服務活動卻具有明顯的偏向性。大多數學生偏向于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只有少數學生參加過支教
掃盲。所以在豐富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還有待各種服務活動均衡發展。對于更愿意為哪一類群體服務的話題,一向頗有爭議。所以,此次調查我們特意提出了此問題。其中,約有51%的學生更愿意為兒童服務,還有40%的學生更愿意為老人服務,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但與此同時,對于其他服務對象,例如病患者、殘疾人士,或者其他服務對象,得到大家的關注卻很少。所以,在服務對象上,學生的觀念還有待于進一步引導。
4.對于學校的志愿者活動開展的滿意度還有待提高
在調查問卷中,約有65%的護生認為我校志愿服務工作發展
較慢,還需努力。具體體現在資金不足、學校的支持度不夠、管理組織不良。我認為學校應該出臺一系列的規定來激勵更多的護理專業學生參與進來,在調查中,46%的護理專業學生希望獲得學校有關證書和學校的德育評分獎勵。我認為應該加強對志愿者隊伍的長期管理,做好志愿者活動的時間記錄、成效評估,并及時反饋,加強行為規范和相關技能的培訓,提升隊伍的責任感、榮譽感和凝聚力。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滿足志愿者的期望與需求,以精神激勵為
主,精神與物質鼓勵并舉,使志愿者的努力得到承認;另一方面還需做好志愿者精神與文化的普及和宣傳工作,真正讓更多人領會
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志愿者服務中去。
二、培養高職校志愿服務意識還需要做的工作
1.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宣傳
認識是行動的先導。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對志愿者的內涵和特性的認識,努力把握志愿服務活動不同于職業活動的規律性。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核心的志愿精神,把握好志愿服務活動的自愿、公益、無償等特性。在校內,通過校報、廣播臺以及深受學生喜愛的網絡等各種方式,加大對志愿服務的
宣傳,使奉獻精神深入人心。其次,對于不同年級的高職生,宣傳的重點要有針對性。比如,對于那些低年級的高職生,我們在宣傳的時候應該把重點放在志愿者的精神和無私奉獻上,形成他們對志愿服務的正確認識和動機;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我們應該加大志愿服務和專業的聯系方面的宣傳,使他們意識到志愿者的實踐能夠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拓寬他們的視野,擴散他們的人際關系,從而淡化他們功利化的想法,更好地開展志愿者服務。
2.學校志愿者宣傳服務的功能有待加強
目前,我校部分學生參加了志愿者組織,仍有一部分學生對各項志愿服務活動并沒有深刻的了解,有74%的護理專業學生對我
校志愿者社團了解程度一般,這就要求學校志愿管理組織方面要
拓寬宣傳路徑,讓學生能更方便、快捷地獲取志愿服務信息,最大限度地發揮志愿者社團的作用。同時要加強對志愿者骨干和社區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以此確保服務質量的持續性提高。
3.以活動促發展,以管理促規模
志愿者和志愿服務活動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的關系。志愿服務活動是志愿服務意義和效果的最終體現。因此,活動是否具有吸引力是關鍵。在這次活動中,大家對于活動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集思廣益,大家認為:首先,活動不要形式主義,最好的活動是大家都希望參加的活動,所以活動一定要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更貼近生活。其次,組織活動應具有學校特色、專業特色,用自己所學來服務群眾,以此提高服務的質量。再次,組織紀律很重要,志愿者應嚴格要求自身行為,服從組織管理,維護好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最后,要加大宣傳力度。還有,希望活動能少而精,不泛不濫,且相關組織要嚴格,有序進行管理。
社會需要青年志愿者,青年需要開展志愿者活動。高職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在青年志愿者隊伍中因其特殊的身份充當著主力軍的作用。這支隊伍很年輕、充滿了朝氣,散發著勃勃生機。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這支隊伍必能譜寫出一曲曲更加動人的奉獻之歌!
注:本文為2012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課題“護生志愿服務意識教育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