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試驗)》提出: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英語寫作對于高中生而言是最為困難,也最不知道該如何去提高的技能。試圖從語料庫的角度,分析語料庫的特點與價值,在中學建立小型語料庫的可操作性與操作方法,通過自行建立的班級小型語料庫的實踐操作,探討了在高中寫作教學中引入小型語料庫幫助提升教學、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語料庫;建庫流程;寫作;語料分析
一、語料庫的定義及其價值
20世紀中后期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領域的一大發展特點就語料庫的建立及研究,語料庫研究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并
已逐步成為應用語言學領域的一個獨立的分支,即語料庫語言學。具體來說,語料庫是指為語言研究而收集的、用電子數據形式保存的語言材料。目前在國內使用較多的有上海交通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聯合建立的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華南師范大
學的中國英語教育語料庫、美國國家語料庫等。
按照Leech的歸納,語料庫在教學上的應用可體現在兩個方
面:一是在教學中作為教學資源而直接使用。二是對語料庫的一系列間接的應用,包括參考資料的出版、教材的編寫和為了分析及了解學習者特點而開發的語料素材庫。語料庫的建立為探究語言在使用過程中呈現出來的規律提供了寶貴的數據,通過語料庫的研
究可以發現某些詞匯的實際使用頻率、反復出現的習語或搭配模
式以及與某類語篇相關聯的語法結構和語篇結構的使用特征等。
二、中學小型語料庫建立的可行性實踐操作
1.建庫的可行性
語料庫的建立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一個語料庫的建立需
要多人長時間的工作,大型、系統的語料庫可能要耗費研究者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艱辛勞動。但是,語料庫既可以復雜、詳盡,當然根據其目的和對象的不同,也可以是比較簡單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以及語料庫輔助英語教學知識的進一步普及,廣大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自己動手創建適合自
己教學需求的教學與研究小型語料庫。相對于專業語料庫而言,小型語料庫容量不大,標注和分析也相對較為容易,不需要多人長時間的大規模合作,實踐起來,難度大大降低,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補充和深化,以具有時效性和發展性。
2.中學小型語料庫的實踐操作
筆者對所任教學校的高三年級的兩個班級85名學生學期初統測中所完成的寫作作品為語料建立小型高中生寫作語料庫,且目前已略具規模并積累了一定的實際操作經驗,得出了一些分析數據和結論,對下一步的寫作教學也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
3.語料的收集
期初考試后,筆者首先借助數碼相機,將每一個學生的寫作作品拍照存檔并記錄該部分得分。然后請學生將自己的作品不做修改地輸入,形成Word文本,以力圖保持原作品的原貌。收集完成后請幾位同學幫助檢查輸入是否真實不做改動,形成初步的語料
庫文本資源。
4.語料的標注
筆者對自己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寫作語料的標注從篇章結構、句法多樣性和詞匯短語等三個方面進行。首先運用WordSmith 5.0對語料進行描述性統計,然后采用PowerGrep 3.0分別對語料的篇章結構、主題句位置、句子類型和銜接手段等內容進行檢索和統計。同時借助首都師范大學設計的軟件Concordancer對詞匯短語方面單詞總數、句子總數、生成詞頻列表等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計算句長,分析句子復雜程度。
三、語料的分析
1.詞匯短語的分析
詞匯短語的使用有利于改善語言流利性和增強學習者的語用意識,可以說,學習者的詞匯能力是其寫作能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構成因素。對于高中生而言,詞匯短語按功能可以分為與主題相
關、對題目的展開提供幫助和支持的話題短語;具有銜接功能、連接句子內部或句子間成分的語篇短語和表達態度和立場的交際短語。從此次統測的語料分析來看,詞匯短語的頻數與其長度成反
比。三詞詞匯的使用占比例最高,占詞匯短語總量的54.9%,四詞短語的使用數量次之,約占詞匯短語總量的21.1%,而五詞短語和六詞短語的使用相對所占比例就要小得多。從詞匯短語的功能方面,試以表達態度立場的詞匯短語為例進行分析。學生常常使用的第一人稱態度立場詞匯短語,包括I think...,I believe...,I hold the
view...,As far as I am concerned...,From my point of view,..., In my view,...,等。學生使用第一人稱態度立場短語平均每篇語料多達兩次以上,缺乏變化,且出現的重復率極高,而稍為復雜的,如by and large,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surprising/ necessary/ obvious that...等結構來表示態度和立場非常少出現在語料中。
2.句法多樣性的分析
句法多樣性是二語寫作發展的重要指標,甚至從一定程度上
可以說,句法多樣性與寫作質量成正相關。對于此次統測作文語料的分析主要從句子類型、從屬子句的多樣性及特殊句型的方向展開。通過對此次學生統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處于高三初始階段的學生較常用簡單句來寫作,簡單句數占全篇作文總句數的比例高達76.5%。再通過對各從屬子句的使用差異來分析,學生較多地使用定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中的賓語從句,而對于狀語從句
以及其他類型的名詞性從句的使用相對較少。這可能是由于賓語從句與中文有著相類似的結構,因此,學生會不自覺地傾向使用這種結構,而定語從句幾乎是高中生在單項選擇和語法訓練中接觸
的最多的從句類型了,因此,當他們有意識地要去使用從句時,便會首先想到定語從句。而對于特殊句式,如倒裝句、強調句的使用,學生在作文中也有所涉及,但是頻率相對較低,篇均出現特殊句式的比例僅為0.82%,而反義疑問句的使用在全班85篇文章中次數為0。
3.篇章結構的分析
對語料的篇章結構的分析主要從篇章結構和銜接手段的角度進行。篇章結構的分析主要指引言與結論部分是否有缺失。根據數據顯示,高三初始階段的學生,引言部分缺失的現象比較少,出現引言缺失的情況只占所有文章的5.8%。但相對而言,結論缺失的情況就要嚴重一些,超過12.9%的學生出現了結論缺失的問題。這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學生沒有結論的意識,另一方面是由于考試時間緊張,有的學生來不及完成結論部分導致的。
文章的銜接手段種類很多,主要的銜接手段包括時間、空間、過程、舉例、分類、比較對比等12種。分析可知,學生使用最多的銜接手段是時間、比較對比和因果這兩種銜接手段。以比較對比這種銜接手段為例,學生使用最多的銜接詞是but,篇均出現頻率超過兩次,其次是however和while,篇均出現頻次分別為0.58和0.47
次。而更為高級的on the contrary,in contrast, otherwise, despite,
in spite of 等出現的次數總和也僅為40多次,更不要說更為復雜
的nevertheless, conversely等結構了。
語料庫的建立是一個長期、動態而又痛苦的過程,但是一旦建成相對成型的語料庫,就將為教師的教學的各個方面帶來巨大的幫助,有助于教師科學、理性地掌握學生語言學習的特點、找出學生語言學習中的問題與疏漏而克服因教師自身不足而產生的主觀或偏頗。從長遠來看,語料庫在教學中有著重大而又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Wolfgang Teubert. Anna Cermakova.Corpus Linguistics A Short Introduction[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2]Leech,G.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 [A].In Wichmann,A.,S.Fligostone,T.McEnery, Knowles(Eds.)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C].London:Longman,1997.
[3]張繼東.學習者語料庫的詞塊提取方法和功能對比分析:英語專業寫作教學語料庫建設和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4]曹榮蘇,章玉芳.基于語料庫的高三學生寫作詞匯短語使用情況調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9):1-6.
[5]肖福壽.語域特征與英文寫作[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
[6]衛乃興.語料庫應用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7]姜發兵.小型高中英語語料庫的建設[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1):21-2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