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我國高校的管理結構中進行分析,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弊端以及相應的突破口,再從突破口中找到最適應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管理;弊端;突破口
一、現代高校管理結構存在的弊端
現代我國的大學從意義上來講并不是在我國所發展出來的,其起源是一百多年前由外國引進并發展的。在引進的最初時刻,大學的校長一般都是由政府所擔當并管理,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我國在傳統社會中所存在的官為本的形式,但是,在這一特殊的時期,大學辦學的自主權是可以得到基本的保證的。
新中國成立之后,高等教育一般都是執行為國家集權的管理,意思就是說大學在國家或者是政府的直接領導、控制下進行辦學活動。從法律上而言現有的公立大學相當于事業單位,但實際上卻是公共行政組織,這是因為相關的行政權力已將大學歸入行政
體系中。現代大學管理從結構上分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以黨為代表核心的政治權力;(2)以校長為基本的行政權力;(3)以學校教授為核心的學術權力。
三者之間的關系,包括等級結構并不是法定所規定的,實際上是屬于隱性的權力結構。
就一般情況而言,行政權力不高于政治的權力,學術的權力又低于行政方面的權力。經研究表明,到目前為止,有近25%的被調查研究者認為現代高校存在政治權力亂用的現象,且有90%的調查者認為政治、學術、行政、民主之間的權利沒有明確的界限。
有教授認為,高校現在已被政府部門行政化。行政部門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校進行管理:
1.管理高校的干部
高校的主要領導是由黨組織或者是上級政府機關直接任命的,具有相應的行政級別。
2.管理高校的人才
政府主導著各種各樣的人才,且計劃非常多。例如,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長江學者等計劃。
3.管理經費和工程的項目
現有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已從實際上變成了工程、項目、審批、設計的相關部門。
4.管理學科、專業
每一年,政府都要組織相應的評估工作,對高校的重點學科、專業等進行評估。
5.管理高校的課程協調
當代政府會規定高校學生的必修實際上與專業沒有關系的課程,且比例非常大。
6.管理教材的制作
政府會統一制作編寫國家相關的“具有高質量的教材”,且完全覆蓋了所有本科的課程與專業。
二、優化高校管理結構的突破口
解決社會以及高校管理的相應錯位問題是優化高校管理結合的突破口。高校行政化的問題存在于這個社會當中,要除去這個行政化的問題只能從起源著手,一定要推進社會管理的相應體制
革新。
首先,高校如果要去除行政化就一定要和我國的社會管理體
制革新有機結合,與政治體制的革新同步進行。但是,高校不單單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同樣也是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地方,所以它的職能不和其他的黨政部門相同,也無法和企業相提并論。因此,高校革新的基礎應該是與政治體制革新同步但不能同樣。
三、優化高校管理結構的相關路徑
1.改善并創造高校管理的良好社會氣氛
教育一定要改革,且改革要有科學性,必須在社會良好的氣氛中進行。(1)需要改善公共的教育相應體制。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公共的教育體制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主要表現是人們對教育的公平、普及、質量高、標準高有所追求。所以應當建立一種以學校自主權與學生和家長選擇權的公共教育綜合體系。(2)需要對事業單位進行革新,除了法律規定的相關機構之外,應該取消所有單位的行政級別,高校應當和行政級別相脫離。(3)要對教師的待遇進行改善,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保證教師的工資水平與公務員一致。
2.改善高校的社會管理結構
因為我國行政機構的設置是一種上與下對齊的形式,其改革的基本點是改善高校的社會管理結構,應該消除組織部、財政廳等一些行政管理部門對高校的直接管理。與此同時,政府還一定要將一些權力分配給高校,讓高校真正擁有自主權力。在政府的職能上,需要政府從日常的管理中退身出來,其重點的工作應該放在宏觀
的調控上。教育管理部門需要以服務行政的理念對高校進行相應的調控,消除高校內結構復雜的行政層級的基礎,讓原本應該屬于大學自主權范圍的校長的聘請、課程的相應設置、教師的招聘、學術的研究等等相關權力歸還于大學,讓高校成為真正的、獨立的學術的自治機構。
3.重新分配高校內部的相應管理結構
第一步需要整合黨政的領導班子,明確黨委和高校校長之間的責任,將黨政分班,讓某些職能變成一套的實施。將一校兩制轉變成為一校一制的形式(即校、院、系兩級或是三級統一實行黨組織領導下的行政校長或院長責任制),以此來實現權利和責任的相同一致性。第二步是對行政機構進行精簡,高校應該設置教務處、研究生處、科研處、黨政處、學生工作處、后勤處等多個管理部門。
綜上所述,在未來高校的管理結構調整道路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應該在碰到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相應的分析,尋找出突破口以相應的解決辦法,為中國高校管理的規范化以及完
善管理結構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建新,廖鴻志.中國高校管理結構的弊端、突破口與路徑探討.思想戰線,2011,37(6).
作者簡介:劉杰:性別,男,江西省萍鄉市人,1980年出生,學歷:本科,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鐘亦佳:性別,女,江西省萍鄉市人,1983年出生,學歷:本科,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助教,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作者單位 劉杰:江西省萍鄉市萍鄉高等專科學校招投標采購辦 鐘亦佳:江西省萍鄉市萍鄉高等專科學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