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制作多媒體課件也就成為廣大教師必備的一項技能,但是,課件并不是坐在計算機面前做就可以了,而是要經過一定的步驟才能完成。
關鍵詞:課件;素材;設計;整合
課件的一般制作步驟為:選題→設計→素材的采集與加工→
編輯整合→修改、應用。
一、選題
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首要工作就是選題,選擇教學課題,要選擇常規教學法中不能演示、演示觀察不清,學生不能很好掌握的內
容,特別是那些能充分發揮圖像和動畫效果的、不宜用語言和板書表達的內容。既要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要有利于學生的學,對于那些課堂上較易講解的內容就完全沒必要運用多媒體課件。
二、設計
選好教學課題后,就開始進入課件的設計階段。課件設計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教材內容,創作設計腳本,包括教學設計、課件頁面設計和課件結構設計。
1.教學設計
圍繞教學目標要求,合理選擇和設計媒體,采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
進行教學設計是課件制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前提。課件效果的好壞、課件是否符合教學需求,關鍵在于教學設計。設計者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習對象的特點,合理選擇和組織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在選擇教學媒體時,主要依據以下幾點:
(1)依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貫穿于教學活動全過程的指導思想,它不僅規定
了教師的教學活動內容和方式,指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選擇和吸收,還控制了資源類型和資源內容的選擇。不同的教學目標決定了不同的媒體類型和媒體內容的選擇。以英語課為例,歸納總結和情景會話,就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目標。前者往往通過文字講解并輔以各種實例來幫助學生總結;后者則往往使用圖像、聲音和動畫模擬實際情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言語技能。
(2)依據教學內容
各門學科的性質不同,適用的教學媒體有所區別;同一學科內各章節內容不同,對教學媒體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以語文為例,散文和小說體裁的文章最好能通過提供活動影像的媒體來講解,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加深對人物情節和主題思想的理解。而對于數學中的定理和法則,由于概念比較抽象,最好通過動畫把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展現出來(或把微觀的、不易觀察的過程加以放大)??傊?,對教學資源的選用和設計應以符合教學內容為原則。
(3)依據教學對象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樣,選用教學媒體時必須顧及他們的年齡特征。比如,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直觀形象的思維和記憶要比邏輯抽象的思維和記憶發達,注意力
不容易持久集中,對他們可以較多地使用生動形象、重點突出、色彩鮮艷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發展起來,感知的經驗也逐漸豐富起來,注意力持續集中的時間延長,為他們選用的教學媒體就可以廣泛一些,傳遞的內容則增多了分析、綜合、概括,增加了理性認識的分量,重點應放在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上。
2.課件頁面設計
課件的結構:從結構上講,課件要包含基本的組成單元:片頭(封面)—導航界面—教學屏幕—片尾(封底)。
(1)片頭片尾屏幕
片頭即課件的首頁,應使學生明確這是課程的開始。一般包括:課程名稱、課件作者、制作時間、版權等。
片尾即課件的最后一頁,主要說明多媒體課件制作和資料提供的單位或人員、鳴謝等。一般采用圖形、動畫、聲音等多種手段,以增強課件的藝術氣氛和感染力。
(2)導航界面
類似于書的目錄,讓使用者選擇教學內容。
(3)教學屏幕
教學屏幕就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屏幕畫面,也是課件設計的重點。教學屏幕是多媒體課件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場所。教學屏幕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體現了各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
3.課件結構設計
當課件教學屏幕的內容確定以后,根據教學內容之間的并列或從屬關系,建立信息間的層次結構和瀏覽順序,確定各教學屏幕之間的交叉跳轉關系。
三、素材的采集與加工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離不開素材的準備,素材是課件的基礎,在課件的制作過程中,素材準備是課件目標確定后的一項基礎工程?;ヂ摼W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我們可以下載使用,當然如果下載到的資源不完全符合我們的需要時,還需要進一步地加工,所以是一項工作量極大的任務。采集與加工好的素材如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最終要用到課件中去。素材制作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文字處理方面
多媒體課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
要來源。設計時要做到:
(1)每一頁要有突出的重點
即文字內容應盡量簡明扼要,黎加厚教授的4×6原則還是要
遵循的。
(2)如果文字比較多時,可以逐步引入
對于文字資料,應該隨著講課過程采用多種多樣的動畫
效果逐步顯示,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重點。
(3)文字要采用合適的字體、字號與字形
文字內容的字號要盡量大,選擇的字體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體、黑體和隸書。對于關鍵性的標題、結論、總結等,要用不同的字體、字號、字形和顏色加以區別。
(4)文字和背景的顏色搭配要合理
文字和背景顏色搭配的原則一是醒目、易讀,二是要避免視覺疲勞。一般文字顏色以亮色為主,背景顏色以暗色為主。
2.聲音處理方面
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主要包括人聲、音樂和音響效果。人聲主要用于解說、范讀、范唱;音樂和音響效果主要用于幫助表達教學內容,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習興趣。設計時應注意:解說、范讀、范唱的人聲一定要規范;音樂和音響效果不能用得過多,用得過度反而是一種干擾信息,效果只能適得其反;背景音樂要舒
緩,否則會喧賓奪主。同時要設定開關按鈕,便于教師控制,如果做不到,寧可舍棄。
3.圖形、動畫、視頻方面
多媒體課件中,圖形、動畫、視頻圖像占較大比重,設計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設計時應注意:圖形畫面要盡可能大,但不要滿屏、變形,一般處在屏幕的視覺中心,便于學生觀察;對于動畫和視頻圖像,學生可能一次沒看清,最好設計重復播放按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重復播放。
四、編輯整合
編輯整合的主要任務是根據腳本的要求和意圖設計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創作平臺,例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將各種多媒體素材編輯起來,制作成實用的多媒體課件。這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好在現在的多媒體編輯軟件的操作使用越來越簡單易學,為教師親自動手制作課件提供了前提。
五、修改、應用
課件制作完成后,就開始試運行,在運行中發現問題,進行修改,予以完善,必要時甚至可以返回設計階段修改腳本,直至完成一個能應用于教學的多媒體課件。調試試運行工作與編輯整合工作是一個往返循環的過程。調試運行工作應細致進行,及時發現問題,隨時修改,直到調試多媒體課件順利運行為止。這就需要經過多次調試、試用、修改、完善,多媒體課件才能趨于成熟。試運行合格的課件才能投入教學或學習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多媒體課件制作方法與技巧.職業,2011(36).
[2]多媒體課件制作的一般過程.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01).
(作者單位 山西省清徐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