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比較流行的詞匯“積極心理”,與心理學的新興分支“積極心理學”相對應,它是一種關心人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由美國心理學家塞林格曼提出并倡導。現已潛移默化地給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去了很多積極的改變,同時也對教育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所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群體——失去父母的孤兒,他們性格較內向,不善表達,對待事物比較淡漠。正因為這種消極性格的存在,對英語學習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
響。眾所周知,英語是一種語言,需要人們表達,同時也是人們情感的一種展現,而我的學生卻羞于表達,當幾次回答問題出錯后,便不再舉手,開始了默默的英語學習,長此以往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成績當然也不會理想。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開始改變自身,培養自己的積極心態,也逐步塑造學生的積極健康的心理,對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受教育者的心靈是任何東西不可替代的陽光。”培養孤兒學生健康向上的積極學習心理,溫暖孤兒學生的學習心境,是打造英語課堂積極高效的重要手段。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于我國學生,尤其是對于沒有課外輔導、家教的孤兒學生來說,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學習過程中,孤兒學生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也會遭受失敗,遇到挫折,不光是學生,就連成人,都可能會退縮,這時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從點滴處入手,用溫暖鼓勵的話語、陽光向上的熱情幫助學生,哪怕每天只是背5個單詞,寫1個句子,日積月累,學生一定會有所觸動。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給予學生積極的暗示,讓學生意識到就算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再大的困難,只要不放棄,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積極心理學認為教師和學生都是成長中的、發展中的個體,因此教師要培養自己的積極心理,以積極的心態看待發展中的學生,重視個體自我成長的經驗,幫助學生發展積極心理。充滿愛意的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這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的高效性,才能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才會使學生產生探索知識奧秘的欲
望,激發其主動學習潛能的爆發,英語學習效率才會提高,英語成績才會上升。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運用積極心理學,對孤兒英語教學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可讓孤兒學生更有自信地學習英語。
(作者單位 吉林省孤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