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典型教育是我國思想教育工作的優良傳統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在不同行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報道,極大地激勵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近年來,在大學校園里誕生了不少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的先進典型,對這些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報道并利用他們的事跡教育和激勵在校大學生,也獲得了較好的思想教育成果。對見義勇為者的行為,在宣教者的價值評判中,存在尚義輕生、重德輕智的傾向;在先進典型的事跡宣傳中,以贊頌個體行為為主,忽略對健全社會規范體系的呼吁;在宣教方式上,宣教策略共時性強,歷時性弱。
關鍵詞:大學生先進典型;宣教工作;缺失對策
(一)
一切研討、評判應該基于事實,事實永遠是我們進行理性分析的邏輯起點。
近幾年來,湖北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省高校系統涌現了一大批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典型人物,徐本禹、劉芳艷、黃來女、譚之平、肖棟棟、許志偉、趙傳宇、“10.24”英雄群體等等,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在全省形成了“先進典型群體示范效應”,為湖北高校乃至湖北省增添了新的光彩。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這些近幾年在大學校園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身上時,我們會被這樣一些閃耀著人性光芒的事跡而感動:
1999年2月28日,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生肖棟棟和女友在武昌漢陽門長江邊散步時,看到一女子落水。當時,不會水的肖棟棟沒有絲毫猶豫,便跳入江中救人。后來,女子得救了,可肖棟棟卻走了,時年22歲,被追授為湖北省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武漢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稱號,并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2003年7月15日,湖北洪湖市螺山鎮,為了營救3名落水少年,湖北洪湖籍華東理工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許志偉,奮不顧身跳入滾滾長江之中,不幸被湍急的江水奪去了年輕的生命。教育部追授他“舍己救人的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湖北省委決定追授許志偉為“優秀共產黨員”,省政府授予其烈士稱號。
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陳及時、何東旭、方招等15名同學冒著生命危險,手挽手搭成“人鏈”,在長江荊州寶塔灣江段,救起了兩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其中,陳及時、方招、何東旭三名同學不幸被江水吞沒,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為表彰他們的先進事跡,教育部決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學“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追授陳及時、何東旭、方招同學“全國舍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
同一條江上,同一所學校,甚至是同一塊土地上長大的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在10年時間里給人們留下了同樣的感動。
之所以做這樣的鏈接,是因為這些先進典型之間承前啟后、前赴后繼的思想脈搏依稀可見。不可否認,這些見義勇為的大學生在湖北層出不窮,與湖北這個千湖之省的地理環境有關,更與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倡導的典型教育密不可分。
典型教育是指通過樹立典型、典型示范,用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人們,從而引領、提升個體素質和社會風尚的一種教育活動。典型教育具有形象、具體、生動的特點,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是我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之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任何時代都需要有自己時代特色的先進典型,通過其代表的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在全社會范圍內產生強大的示范效應。作為促進大學生健康成才的重要手段,典型教育一度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有著其他教育方式難以替代的教育價值。上世紀60年代的雷鋒、80年代的張海迪為代表的榜樣教育,曾經影響了包括在校
大學生在內的一代人的理想和行為。實踐證明,典型教育法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黨團組織開展工作常用的
方法。
一直以來,這樣的典型教育方式已成慣例。對于見義勇為而英勇獻身的大學生,當他們的事跡一經媒體報道出來以后,相關部門和單位都會給予這些英勇獻身的大學生較高的政治榮譽,一段時
間內的宣教活動中,這些見義勇為的大學生都會被當作先進典型
廣泛宣揚。
1985年8月,原武漢武昌車輛廠職工方俊明為救一戲水頑
童,不幸頸椎骨折并導致高位截癱。
位于長江之濱的湖北省,幾乎每年都有拯救落水兒童的悲壯
故事上演,這些事件中常常有我們為之感動的英雄離我們而去,其中還有許多人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的見義勇為的大學生也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其實,讓人唏噓的因盲目克隆典型的負面事例還不止于此。
2006年,來自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孝女劉芳艷背著母親上大學的故事感動中國;同一年,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黃來女一邊照顧父親一邊讀大學,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
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然而,同樣畢業于武漢大學的湖北宜昌籍上海海事大學在讀研究生楊圓圓,在2009年11月26日,為照顧下崗母親在學校宿舍住宿遭冷遇而在寢室自縊謝世,此事在2009年引起了社會各層面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大學生先進典型的示范教育模式,應該說是一種卓有成效的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但是,通過我們上述鏈接起來的事實,我們也不難看到,在這種思想政治宣傳教育工作方法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二)
每一起大學生見義勇為而英勇犧牲事件的背后,既包含著一
個先進典型的誕生,也意味著一個鮮活生命的消失,既能證明一個社會個體人格品質的高尚,也同時說明了與此事相關的社會保障
體系存在疏漏之處。但是,當大學生見義勇為而英勇犧牲事件被媒體曝光之后,贊美和表彰成了“后事”的主旋律,不多的追問和反思的聲音被淹沒了。
見義勇為值得提倡,但“見義”之后首先要“能為”,自己都不會游泳卻要下水救人。見義勇為,更不是見義“莽”為,找到更好的救人辦法或許比自己縱身一躍更有效果。然而,在諸多見義勇為的表彰會上和新聞報道中,這樣理性反思的看法幾乎難以見到。蓋棺定論,不說殺風景的話,這樣告別逝者的方式固然是一種傳統,但是,將這些見義勇為者樹立為典型和榜樣,以此作為引領后學者行為的楷模,恐怕就有許多方面值得注意了。
在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里,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在這個和平年代里,并非“為有犧牲多壯志”。由于受傳統觀念的桎梏,在許多宣教者的價值評判中,對見義勇為者的行為,存在重義輕生、重德輕智的傾向。我們可以倡導學習這些見義勇為先進典型的精神和品格,但是請宣教工作者一定要提醒施教對象,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智慧,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去救人,但不一定非要自己付出生命的代價。同樣,我們可以去贊美和頌揚一件件勇救落水兒童的壯舉,但是,同一地段和水域不斷發生兒童戲水遇險的時候,我們也該問問相關主管部門
為此都做了些什么。
2002年7月,華中農業大學大四學生徐本禹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巖村設在山洞里的為民小學支教一個月。這次社會實踐使他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國情,激發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決心以實際行動為改變當地貧窮落后的狀況貢獻自己的力量。返校時,孩子們依依不舍,他向孩子們承諾一年后再回去給他們上課??忌涎芯可?,他打算放棄深造的機
會,回到貴州實踐自己“陽光下的諾言”。學校經過研究,決定為他保留研究生學籍兩年,支持他的行動。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為民小學義務支教。徐本禹的事跡引起了中共貴州省委的高度重視。8月5日,貴州省委書記錢運錄就此做出批示,貴州省教育廳在大方縣召開現場辦公會,決定將該校更名為“華農大石希望小學”,匹配建校資金28萬元,修建大石小學新校舍,并落實2名公辦教師編制。當地群眾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新學期該小學注冊學生人數比上學期增加了近一倍。
在這些大學生先進典型的事跡宣教材料上,我們看到的更多
的是對先進典型個體行為的頌揚,極少看到對同類事件相關部門
健全社會保障體制的呼吁。事實上,在許多大學生先進典型事跡誕生的背后,許多事情都是這些典型們身體力行,對社會在不同層面上的疏漏擔當起了臨時看護神的角色。
當然,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爭取社會的支持,才是最后真正的出路。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無論我們是探討大學生先進典型的成長環境,還是具體分析典型事跡的具體細節,我們都不能離開當今社會這個大背景。近年來,無論哪個方面樹立的先進典型都很少像過去那樣引起轟動,獲得滿
意效果。在人們心目中,先進缺少昔日光彩,典型失去應有地位,典型效應明顯弱化。但是,就先進典型宣教工作本身而言,也存在不少通病,當新聞人物變成先進典型時,宣教者大張旗鼓,大搞全民學習動員,但時間一久,這些來自大學校園里的風云人物就會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宣教策略共時性強,歷時性弱。
(三)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是教育、組織和動員廣大群眾為實現自身利益而奮斗的強大武器。李長春同志在《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力量》一文中指出:堅持典型引路,把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則。必須通過樹立時代楷模、加強典型宣傳引導社會風尚,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群眾的思想實際,分別提出不同要求,既著眼多數又鼓勵先進,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因此,針對近年來大學生先進典型宣教工作中的缺失與疏漏,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1.在對見義勇為先進典型大學生的事跡宣教工作中,要強化生命寶貴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倡機智勇敢。2008年6月起,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的新聞報道和表彰中,中央電視臺等單位對救人最多的志愿者陳巖的報道和表彰就非常值得推崇,彰顯了生命意識和智慧意識。
2.在先進典型大學生的事跡宣教工作中,要把這些先進典型的先進事跡和黨和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相應政策和舉措聯系起來介紹。比如,宣講徐本禹的事跡,配套介紹中央組織部、人事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務院扶貧辦、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的通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自2006年啟動高校畢
業生“三支一扶”計劃。
3.努力構建大學生先進典型宣教工作中的長效機制,發掘先進典型身上能夠激起廣泛共鳴的人格品質進行放大宣傳,搭建
長期有效的宣傳平臺,比如立紀念碑、立塑像、建立基地、確定學習先進典型日等等。
總之,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欲和創新意識較強,同時也容易受到何種社會思潮和觀念的影響,然而,他們是未來中國的社會棟梁,對這個特殊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與時俱進,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改革陳舊的宣傳觀念和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把高校建設成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
參考文獻:
[1]陳世海.先進典型效應弱化的原因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6(9):10-11.
[2]劉靖君.論文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典型教育.中國教育報,2007.
(作者單位 漢口學院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