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由于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壟斷整個課堂的信息源使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發揮。
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瑞士的讓·皮亞杰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假如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既然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創造了活動機會,我們教育者就要善于把握機會,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達到真正、實質的有效學習。那么如何使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最大的效率呢?我通過多年的地理課堂教學的實踐,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教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從表面上看,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壓縮”了教師的空間,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更大的責任。作為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素養的提高,使自己成為合格的課堂組織者,并及時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正確的方法是成功完成任務的保障。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方法。比如:在小組合作分工學習時,要教給學生分工的方法。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讓他們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時,教給學生要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于傾聽對方的意見;有不同意見,也要等對方說完,自己再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碰到分歧或困難,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的解決問題。
二、引導制定小組合作公約
合作探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堂課的學習效果,小組成員要有凝聚力,才能共同提高。我總是引導學生要學會合作,同時要求他們自己協商制定小組合作公約,這樣非常有利于小組活動的開展。這里我列舉一個小組制訂的公約:①組內成員不罵人不打架,互相幫助,共同提高;②服從小組長在課堂上展示的分工,同時所有的組員都有監督組長的權利;③課堂合作交流時,所有的組員都必須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允許說與課堂學習無關的話;④課后作業及時完成,不做影響小組榮譽的事;⑤小組在平時的各項班級活動評比中要力爭取得最好的成績。
小組合作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也是我在地理課堂上基本的組織形式。學生參與面廣,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很大的收獲,而且能很快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
教師課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課堂上“波讕涌動”,煥發著生命的活力。這樣的課堂讓我興奮,始料未及,是學生自主探究后的精彩,是學生學習的理想狀態。教師就要做那將潛力充分挖掘的智者,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在開放式的課堂活動中的感受、體驗、領悟,讓其獲得多元發展的機會,以活動為主線,讓學生走進自然,輕松地自主探究。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既能夠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賞他人,同時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與欣賞。
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興趣呢?我總是引導學生課前充分預習,發現問題、積極思考、歸納疑點;課堂上提出問題。簡單的由學生直接回答,有價值的作為下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標。學生的問題答不到點子上,教師再啟疑,將學生的思維引向重點,這樣對文本就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四、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
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奠定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去學習、獲取知識。只有我們老師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等,才能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各有所得,心理更加健康。
心理學告訴我們,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而這種充分尊重學生意愿的小組合作的方式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學生選擇了自己愿意信服、愿意合作的伙伴,在一起學習時,心情更愉快了。真的是“心情好了,什么都好了,學習就更加努力了”。
在我的地理課堂上,學生參與面之廣、參與程度之深以及主動性的發揮都是超常的。小組活動中他們的思維如行云流水,似天馬行空,令我嘆服。面對困難,他們樂觀自信,靈動而堅韌;應對挑戰,他們獨辟蹊徑,讓人匪夷所思。他們的合作是那么的自然清新,遠沒有成人的窠臼。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