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自主品牌而言,原創性通過外委設計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但在品牌和品質方面,恐怕短期內仍難達到合資品牌的高度,這也是目前自主時尚車型普遍遇冷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汽第一款A0級產品,歐朗交出了上市一個月的成績單:北京市場僅賣出1輛,另有2輛訂單。盡管北京市場呈現出高端化趨勢,但月銷個位數的成績實在令人無法接受。此外,據媒體調查,歐朗在北京以外同樣遇冷。
玩不起的時尚
應該說,歐朗對于一汽而言是一款戰略性車型。主銷車型奔騰給人一種“官老爺”的形象,考慮到中國汽車用戶整體上的年輕化走勢,一汽必須打破這種認知,而歐朗正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但至少到目前,歐朗似乎沒有完成填補或者調整品牌形象的重任,歐朗所打出的時尚概念看來有些跑偏。
事實上,不僅一汽,在時尚領域頗有話語權的上汽集團所推出的MG系列車型同樣沒有成為市場熱銷車型,目前MG3月均銷量是1500輛左右,僅為POLO兩廂的1/4!這是否說明自主品牌玩不起時尚呢?
確切地說,自主品牌玩不起高端一點的時尚。畢竟之前的奇瑞QQ、比亞迪F0等車型也蠻時尚的,但他與主流的時尚人群,也就是所謂白領階層還有些距離。這些用戶不僅要求有獨特的設計,同時也非常關注品牌、品質以及原創性。對于自主品牌而言,原創性通過外委設計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但在品牌和品質方面,恐怕短期仍難達到合資品牌的高度,這也是目前自主時尚車型普遍遇冷的主要原因。
有什么辦法讓自主品牌繞過這一壁壘呢?
設計要有故事
筆者認為,在造型和設計方面要有足夠的故事,也就是通常設計師們所說的設計主題。因為一個明確的主題會便于傳播,尤其是車主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汽車時。說得直白一點,設計主題在很多車主眼中,就是一個告訴別人自己“很有品位”的噱頭。
風險與控制
但是,有明確的設計主題,也意味著這部車只是設計給一代人或者一個特定的群體,因為主題是存在適用范圍的。由于目前中國“80后”、“85后”、“90后”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因此一代人的年齡跨度大概已經縮小到5年。這樣狹小的年齡段似乎很難讓自主品牌下定決心,畢竟開發一款產品的投入以及一旦失敗所造成的損失可能遠大于這一市場的潛在收益。這就需要自主品牌仔細權衡了,看看自己能夠接受什么樣的開發風險。也就是說,自主品牌們需要權衡自己到底能不能玩得起這個時尚。
其實,評估風險的同時,也存在降低風險及成本投入的可能。比如通過平臺戰略,僅針對外觀和內飾等用戶直接接觸的部分重新設計,而底盤、動力總成等平臺部件共享,這樣便可降低開發費用,縮短開發周期,投資風險也會隨之降低。大眾集團推出模塊化平臺之后,新產品開發周期由60個月降到了40個月,而零部件的共享比例由50%~60%提升到70%左右。
組合出拳才有效
除了控制成本之外,自主品牌還需要深入評估自身的品牌定位問題,畢竟時尚路線不是一兩款產品能夠帶動起來的。10年甚至5年前,大眾品牌還是以捷達、桑塔納為代表的保守形象,但通過尚酷、GTI、CC、EOS、途觀等一系列產品,已經扭轉了用戶的品牌認知,如今大眾是一個科技感和活力感都非常充分的品牌了。自主品牌也只能依靠組合拳達到這一目的。而組合拳意味著多個車型的密集推出,這就更加需要控制成本和風險。
總之,歐朗也好,MG也罷,不過是自主品牌走時尚路線的一個開始,好戲一般都在后面,期待自主品牌們能夠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編輯:可瀟wqz32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