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高速增長的白電行業在2011年下半年開始“急剎車”,家用空調出貨量從上半年40%以上的行業增長率,到7月開始出現出口下滑,再到10月內銷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再到11月深幅調整,下拋物線的走勢非常明顯,同期冰箱、洗衣機也出現了負增長。
進入2012年,這種走低局面依舊沒有改變。根據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國內冰箱市場2012年1-3月零售734萬臺同比下降14.6%,洗衣機市場2012年1-3月零售量 602萬臺同比下降20.2%。
之前行業人士認為,2012年家電行業新的消費刺激政策將在4、5月份出臺,然而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并未出臺相關政策。在這種情況下轉型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行動,大刀闊斧調整產業結構,并進一步加大高端產品比重。對此業內普遍的觀點是“加快創新核心技術、提升產品質量、樹立品牌,才是企業過冬良方”。不過,轉型又分為兩種,除產業結構調整外,向服務型企業轉型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而服務轉型的任務之一就是對以往的服務進行升級。
據調查顯示,1個滿意的客戶能帶來8筆潛在的生意,相反1個不滿意的客戶則可能讓企業丟失25個潛在客戶。客戶的滿意與否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服務體驗的好壞,良好的服務口碑是企業發展的保證。可惜的是,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對服務的重視程度遠遠比不上產品、銷售。
雖然據中消協公布的《201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目前,家電類的投訴數量已經大幅減少,不過對服務的投訴卻日益凸顯出來。在家電行業首個七星服務標準發布會上,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楊紅燦曾經指出,目前消費者對購買產品的抱怨不再只是質量,而是服務。
基于此,在行業總體不樂觀的情況下,想要最大限度的獲得訂單,完善服務是企業應當最先考慮的。當今時代是一個以用戶為主導的時代,用戶體驗決定一切。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力所能及給予人性化關懷和體貼入微的服務,將會極大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將口碑成功轉化為訂單。從這個意義上看,服務的提升不僅關系到消費者的生活,更關系到企業的發展。與資金、精力耗費都比較巨大的技術研發、產品升級相比,服務的提升要容易的多。
總結更多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我們也可以發現,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不斷提升,服務成為獲取用戶資源、贏得用戶口碑最關鍵最有效的渠道。家電企業只有在完善基礎服務的前提上,持續推出滿足用戶潛在需求的服務行動,才能不斷感動用戶,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在寒冬之中迎來行業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