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現代化了,似乎也越來越秩序井然了。在城市里,個體無處逃逸,要想生存,就要進入這個秩序,被有序的摞起來,成為城市千人一面建筑一樣。在我看來,這本身就是十分荒誕的事情,我覺得把正常生活與其中隱藏的荒誕這對矛盾表現出來是十分有意思的事。
這次創作,我通過油畫這種傳統的材料,對工業圖像的戲仿,這在語言上本身就形成了一種矛盾,這種模仿,不僅是徒勞的,而且是沒有意義的、荒謬的,但又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于觀眾面前,構成了手工與圖像的奇怪結合。我將這二者看成是兩種材料,形式的結合讓它產生意義。人的勞動直接服從于工業圖像的秩序中。用這種完全中立的,冷冰冰的方式,表現的是沒有生氣的家庭生活。用游戲的方式表達家庭生活,是我這件作品考慮到的第二個點。游戲有一種很強烈的人為操控感,家庭是人小心構筑的精巧世界,怡然自得,含情脈脈的氛圍下,是小心維持的人際關系,游戲中的秩序與這種感覺是暗合的,通過這種方式表現出來的僵硬的家庭圖像,使問題凸顯出來了。
在處理環境的時候,小東老師提出可以通過環境來增加現實感,我之前的草圖畫得太“漂亮”了,不像是在中國,于是在網上搜出了中國最普通人家的客廳是什么樣的,卻發現家家都大同小異,沙發、茶幾、地板、墻紙,這其實是挺歐化的,并且自己從小生長環境也多是這樣的,畫這樣的微微西化的環境似乎更接近現實。在畫面設定里,因為需要非常平面的處理,用了裝飾性的元素來避免畫面的單調,這種情況下,墻紙,地毯,地板,都是非常重要的。至于現實感,需要通過畫面上的小物件進行提示,比如放在茶幾上的ipad,窗外的露出的建筑工地的一角。這些都高度形式化、符號化的,但卻行之有效。對人物的選擇上,我用了自己和女朋友的形象,是因為對兩個人的微妙狀態能夠比較好的把握,動作設定上更貼近生活。
由于這張畫主要的概念在于用游戲里3d的造型語言來表達當下的生活,所以語言便成為這畫的中心議題,用了最概念化的建模方式來表達人的感覺。然后去找建成的模型的圖片,發現其實跟建模人的造型能力也有關系,有些人也可以做的非常逼真,可能只有專業人士才能看出來與真人的區別,而有些就做的很差,很生硬。我覺得應該選擇比較生硬的那種風格來做,才會有一般人認知的“3d效果”。具體在做的時候,我先用游戲中的建模軟件來建我自己和女朋友,圖像當然能盡量的接近,并又不能完全的像,然后布置一個盡量接近畫面的房間,然后讓兩個"模特兒"坐下來,接下來就是制作了,用油畫的辦法將這個場景寫生下來,并加以必要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