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招聘企業及用人單位的調研與分析,認為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必須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探討了基于能力培養為目的的工程管理課程體系的設置問題。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工作能力導向課程體系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001-02
一 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背景原因
據調查,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領域通常為工程咨詢單位、房地產開發公司、建設管理部門、建筑公司等單位,主要從事技術、經營、經濟、管理等工作。根據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調查結果,筆者發現部分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從事施工企業一線施工工作的素質較差,缺乏工程師基礎訓練和工程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即使簡單地按圖施工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傳、幫、帶”,適用期過長,“工匠型”的特征較為突出。
第二,部分從事設計工作的畢業生底子薄弱,對簡單的CAD操作不甚了解,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培訓,且缺乏對行業規范、設計標準知識的深層次了解。
第三,部分從事項目管理的畢業生協調能力較差,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施工圖審查、施工圖預算等工作,有些人根本無從下手,沒有形成對事情的組織、控制、協調的應有能力。
第四,從事招投標工作的人員對招投標最起碼的程序不清楚,缺乏對標書的審查以及信函歸檔的基本常識。
二 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
在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從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對工程管理專業進行改革。
1.創建“4+1+1”的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4”學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學。前4學期按照本專業學生必備能力的要求,培養學生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及課程實踐技能。
第二,“1”學期的生產性實踐能力培養。圍繞本專業學生必備能力的要求,按照實際工作崗位職業活動的各項工作任務及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安排生產性實踐項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完成并達到生產要求;通過生產性實踐項目的訓練后,學生選擇參加一種以上中級或高級工種考核,取得證書。
第三,“1”學期的頂崗實習。學生到生產單位參加頂崗實習,使其能在生產單位的專家和技術能手的指導下,通過真實的生產項目,更加系統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通過“4+1+1”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使學校、企業、學生多方受益。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和鞏固專業知識和技能,從中學到真實的本領,并能在畢業時取得雙(多)證書,為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2.創建以能力為要求、以工作項目為導向的課程
根據專業崗位和技能要求以及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將課程體系劃分為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課程兩大類。專業能力課程按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劃分為項目組織協調能力、制圖及造價軟件操作能力、工程項目建設的政策和法規應用能力和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四大模塊。按每一教學模塊的實際需要設置課程,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工作項目與教學活動相對集中的原則安排教學進程。
工程技術應用能力模塊開展工程結構、工程力學、建筑材料、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建筑設備概論、電力工程定額與預算、工程量清單計價實訓以及建筑結構實訓、工程力學認識實習、土建綜合實訓及工程量清單計價實訓相應實踐課程;制圖及造價軟件操作能力模塊課程設置,包括工程制圖、工程測量、建筑安裝與市政工程估價、建筑結構輔助設計、建設工程信息管理及制圖與識圖實訓、線路測量實訓、工程軟件實訓及計算機制圖實訓等相應實踐課程;工程項目建設的政策和法規應用能力模塊開展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設工程監理概論、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建設法規、城市規劃及建筑招投標實訓;項目組織協調能力開展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管理統計學、工程經濟學、運籌學、工程項目管理及經濟統計實訓。
3.創建“雙體系”的課程教學
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長期招聘企業共同進行職業分析,根據人才培養和生產的需要共同制定專業課程標準,遵循理論學習、校內實踐與校外實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崗位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為切入點,設計體現工學結合特色的“雙體系”的課程體系,學校與企業共同承擔起對人才的培養工作。
三 結束語
基于工作項目導向的課程體系的設置與實施,有利于由傳統的以學校和課程為中心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轉變;有利于把握職業教育模式轉型的主要特征,使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為學生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提供便利,有利于培養學生具備適應企業工作崗位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敬業精神和嚴謹求實作風以及綜合職業素質;有利于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學習的有機聯系;有利于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與企業需求相結合。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優勢互補,提高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有利于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的培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劍鋒、王琴.基于工作項目導向的高職高專課程體系設置[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
[2]譚敬勝.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1(1)
[3]戴兆華、楊平.對工程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建設教育,2006(4)
[4]方德斌、張明等.工程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12)
[5]蔣云霞.淺談工程管理專業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高教論壇,2009(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