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特點,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將技能型、經驗型的隱形知識使之顯化,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是擺在學生管理工作前面的一個重要課題。抓好學生典型的培育和宣傳,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使學生學有榜樣從而激勵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有用人才。本文根據陳旭院長在正德學院青年干部研討班上提倡的“十二種精神”,分析民辦高職類學生典型培育中的幾個主要問題,從學生典型培育的方向方法上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生典型培育三個一活動“五字”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023-01
自中共中央“16號文件”下發以來,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進中不斷加強。先后有兩名同學獲得江蘇省“職業規劃之星”稱號,280多名同學在江蘇省和全國專業及文化活動競賽中嶄露頭角并取得優異成績。正德優秀學生典型輩出,成為江蘇省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驕傲,我們認為,是中央“16號文件”指明了方向,是“正德厚生”校訓打下的基礎,是學院大力推動“五字”教育,積極開展“三個一活動”和實行“第八個班委”制度的結果。
一 發揚“價值引領”的精神,保持學生典型培育的正確方向
價值引領的原則,在這兒是指“正德厚生”校訓在我院管理工作中的具體化。它以學生的需要為基礎,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成長上,放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精氣神上。典型是這種精氣神的代表,是提升團隊精氣神的火車頭。學生工作干部不僅自己要有精氣神,還要學會用典型營造這種精神;會用典型貫徹中央“16號文件”精神,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學生的精氣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體運用,是我黨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我們平時之所以不能及時發現典型培育典型,是因為思想上有誤區,“燈下黑”是其中之一。駕駛過汽車的人都明白,當后車接近前車一側時,有一個盲區是看不到后車的。在日常工作中也一樣,當有的學生干部與教師經常在一起時,教師就不太重視對他的批評教育,也不容易看到他的缺點,對其有一種大甩手疏于管理的現象。“墻里開花墻外香”是另一個傾向,總認為身邊的典型不夠完美。其實身邊的典型最有說服力,最有感召力。在同一條件下,為什么有的人工作得好,有的人則不夠理想,這值得我們思考。再有就是對培養高職類學生典型缺少信心。這也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正德職業技術學院以大量的優秀學生典型說明,民辦高職類學生一樣可以讓人驕傲。
二 發揚“創新驅動”的精神,完善學生典型培育機制
機制是指為了保證組織目標的順利實現而有意識安排的組織設計。機制不同于制度,它們主要的區別就在于機制不帶有強制性,在實踐中更多地表現為“自然性”。機制的完善程度取決于人們對事物要素之間變化的內在方式所了解的深刻程度。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在培育學生典型工作中,大力加強制度建設,通過規范的明確,告訴人們學校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同時加強有利于學生典型成長的機制的建設。一是制定了《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通令嘉獎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在思想政治表現、學科競賽、科技創新、文體活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或為學校、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學生個人或集體給予學校最高獎項,即通令嘉獎。這個辦法出臺后,極大地調動了師生爭當先進的積極性。二是以創新精神,針對民辦高職類學生思想狀況,提出了在師生中深入開展“孝、寬、誠、責、毅”五字教育,為培育學生典型打下較好的思想基礎。三是以學院黨委名義下發文件,發出《關于在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開展“三個一”活動的通知》。要求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牢記黨的宗旨前提下,從聯系一名同學,負責一項工作,帶動一個宿舍做起,從點滴做起,樹立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四是以學生處名義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經驗,發出《關于開展“第八個班委”活動的通知》。不定期地安排學生輪流擔任班級干部,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搭建表現才能的舞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促進典型學生的成長。
三 發揚“合作共贏”精神,營造學生典型生長的環境
要使學生典型選得準、立得住、推得開,必須有良好的典型培育環境。首先一個單位內部要融洽,要有共同為典型成長出力的氛圍;其次,要與培育的典型有共同語言,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合作共贏的目標和方法,平等地對待培育的典型,促進他們主動思考主動進步。學校在江蘇省職業規劃大賽中,連續兩年,有兩位同學獲得“職業規劃之星”稱號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其中既有教師的積極性,同時更有參賽學生的主動性。
營造學生典型成長的良好環境,還要注意抓住契機推出民辦高職類學生能夠認同的先進典型。要注意探索這些學生的思想特點,尋找到能把先進人物的閃光點與一般學生思想特點相結合的共同點。在此基礎上,抓住先進典型身上能打動一般學生心靈的感人素材,讓理想照進高職類學生的現實中。從而使學生典型成為貫徹中央“16號文件”的有力抓手,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鮮活生動的教材,真正走進大學生的心里,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學校這兩年在開展“學風建設月”活動中,就注意用身邊的典型,教育身邊的同學,收到較好效果。
參考文獻
[1]董柏云.創新先進典型的培養機制[N].紹興日報,2011.9.4
[2]鞍鋼集團公司.培育典型,傳承文化:全國國有企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座談會發言摘編[N].人民日報,2011.12.27
[3]杜玉波.以先進典型培育為抓手,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報,2011.7.1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