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如何處理好課堂的“意外事件”非常重要,處理得當可以為課堂教學增色添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成為活躍課堂氣氛的調料劑,也可以為師生關系架起友誼的橋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音樂課堂意外事件教學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048-01
一 案例呈現——意外事件
在一節《中國的民歌》的音樂課中,整個教學過程都很正常,當欣賞到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的時候——
“這種歌有什么好聽的,老師,你OUT了吧!”一聲刺耳的怪腔響起,我循聲望去,只見盧××同學斜坐在座位上,伴著他不屑一顧的表情。“哦,你不喜歡這首歌曲?那么,你能告訴大家你喜歡怎樣的歌曲嗎?”我緩步走向他,面對幾十雙流露著擔心的眼睛,笑瞇瞇地問。他那副挑釁和找茬的神情一下變惶恐不知所措。
“我,我……我喜歡周杰倫的歌。”他嘟噥著說。
“哈哈哈……”同學們都把嘲弄的目光投向他,并發出一陣哄笑。
“大家不要笑。盧××同學能說出自己的真心話,我覺得他是一個敢說敢做的人,有男子漢的氣概!”聽我這么一說,教室里一下子安靜下來。我把話鋒一轉,繼續說:“有很多同學喜歡周杰倫的歌吧?說實在的,我也喜歡!”我隨即哼唱了一首周杰倫的《菊花臺》。大家先是用驚訝的目光看著我,隨后教室里響起了如雷的掌聲。只見盧××同學眼里透著驚喜和興奮,并主動加入了熱烈的討論。于是,我改變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決定和同學們聊聊他們喜歡的流行音樂。
“我想請大家說一說最喜歡哪一類的流行音樂,并說說理由。剛才盧××同學已經說了他喜歡的歌曲,我們先請他來說一說,好嗎?”我用期待的目光看著他。
某同學不再忸怩,大方地站起來說:“我喜歡周杰倫的歌,第一,是因為周杰倫又酷又帥的外表……第二,我喜歡他與眾不同的音樂和動感的節奏,他的歌曲風格多變,有的是說唱風格,有的是爵士風格,有的是民族風格。第三,周杰倫是一個集作曲、作詞、制作、演唱為一身的多面手,我欣賞他的才氣……”
沒等他說完教室里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我也用肯定和贊許的語氣說:“從盧××同學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盲目的‘追星族’,他有自己獨特的個人感受和見解,希望他以后能更認真地聽講,多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那樣他的音樂知識會更加豐富!”他從未聽到過為他響起的掌聲,臉紅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接下來,我讓學生們聽了一首經過改編的由千金組合演唱的《新康定情歌》,在這首歌里加入了流行的元素,如踢踏舞、說唱等。學生們大為贊嘆,原來一首在他們心目中老土的歌也可以改編成他們最喜歡的流行音樂。這節課我從他們感興趣的時代新歌和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尋找音樂素材的母體—民歌,并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傳統音樂文化教育,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堂課教學效果良好,同時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第二天,我發現我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張紙條,打開一看,上面寫著“老師!謝謝你,謝謝你的鼓勵和表揚!”下面的署名是:一個在別人眼中不求上進、無藥可救的學生。
看著這紙條,我的眼眶有些濕潤,是啊,作為教師,平時把關注和鐘愛給予了那些優秀的學生,而冷落和忽視了像盧××同學那樣的學生。失去了教師關注的他,沒有動力、沒有信心、沒有勇氣。其實每個人的心里都有渴望,都有自己追求的夢想。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鼓勵和肯定。對于盧××同學這樣的學生,更需要特殊關注和傾注關愛,努力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他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二 意外事件的感想
上面是本人在音樂課管理教學過程中的一次“意外事件”的真實回顧,并由此總結了以下感想,與同仁共勉。
1.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
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表現,發揮主導作用,采取相應對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教師不能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盲目地遷就學生的行為,被他們牽著鼻子走,而使一堂課跑調離題。
2.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
以學定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按照學生的特點來決定教學方式,做到隨機應變,面對“意外事件”及時靈活地調整教學內容,音樂教師千萬不要因為教學計劃被打亂,教學內容完不成而驚慌生氣,更不要斥責學生、壓制學生,或對學生的某種想法和行為予以完全否定和制止,而要講究教學策略與方法,運用教學機智去因勢利導,及時而恰當地排除內外干擾,化被動為主動來實現自己的教學目的。
3.發揚教學民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
音樂課,氣氛應該是活躍的。當出現吵鬧、哄亂時,音樂教師不必板著臉,表現出一些不理性的情緒,這可是考驗教學藝術的好時機。不同的處理方法,將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課堂表現狀態,抑或是冷冰冰的課堂,抑或是充滿靈動性和生命力的課堂。
4.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激發創新思維
現代教學觀指出,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做出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他們在接受新事物、感知音樂的同時都會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和體驗。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這種獨特的體驗,并激發學生進一步去發現、創造的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突破、創新,無論他們的創造多么幼稚和離奇。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