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越來越顯得突出,因此,怎樣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成為中學語文教師比較關心的問題。本文試圖在語文教學質量提高方面提出幾點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063-01
教學質量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考核。中學語文的教學活動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在熟練地掌握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基礎之下學習新的內容。這個過程就是由量到質的過程。中學語文課程有著獨特的特點,語文教學作為語言學習同樣傳承著這種獨特性。中學語文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在把握規律、熟悉語言特性的前提下,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 提前做好課前準備,課上做到因材施教
所謂認真備課,指的是教師在熟悉每個單元文章內容的前提下,根據總目標、總要求,確定單元文章、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并且熟練掌握訓練的重點內容。要求明確中心、突出重點、寫好教案。備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備課質量決定著一堂課的教學效果。
二 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強化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上每節新課程之前,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這樣,講授新的語文知識才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盡可能地增加每節課堂的教學容量,增加學生在接收知識信息的總量,從而在實質上提高中學語文的課堂效率。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要在課前提出明確的要求,并且要積極地監督和檢查。通過訓練的強化來使學生養成自覺良好的預習習慣。
強化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訓練學生的閱讀、背誦、寫作能力。中學語文教學的實用性主要在于實踐性。教師要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去進行中學語文的讀寫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讀寫能力與技巧。如可以讓學生讀一些名言警句之類,并加以分組賞析,談談體會,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美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要有背誦的習慣,用來提高語感,詞匯的不斷擴大才能使語言能力提高,而詞匯是需要背誦來完成的。背誦的主要作用是化別人的語感為自己的內涵,并且隨著積累的增加而不斷豐富,隨著豐富而自然地貫通頭腦。進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語感。最后要多提高學生表現的機會。
三 課堂上主次分別,重點突出
中學語文課堂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學習需求,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養成思考求證的好習慣。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維護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和課堂內容的活躍,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對于多種教學方式靈活運用。目標設計要達到突出能力訓練和指導方法的內容,最終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雙提高。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要注重優化教育,找準教學的重點、切入點,分清主次,使課堂教學的重點突出。同樣在檢查學生學習情況時也要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具體并且讓學生力所能及;檢查的方式方法也要具體詳細,讓學生帶著具體的教學任務去學習。
四 重視課堂氛圍,積極開展活動互動
課堂的互動能很好地調節課堂氣氛,改變以往課堂上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滿堂灌的弊端,如當一個學生對某些問題提出疑問時,教師不要急于給出答案,而是讓更多的學生一起參與積極思考,調動學生間的互動熱情,最終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學生間的互動比單純地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這是一種素質的體現。課堂中活動的互動,包括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邊互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學生勤練筆
中學語文考試中,作文是必考之項,同時也是最讓學生頭疼的科目。要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日記的內容可以自由發揮,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不加限制,這樣的訓練日積月累之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語感也會有質的飛躍。讓學生的堅持頻率保持在每周2~3次,正所謂曲要常唱才能上口,筆要常練方能運用自如。學生練筆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觀察事物、敘述所得,讀書看報的感觸,自由評論一番,或者描寫眼前的事物等,都可以作為作文訓練的片段;文章主要內容的提綱訓練、作文情景設置訓練,或者也可以讓學生口述訓練,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及時地進行指導示范。同時,應該鼓勵學生在作文訓練中進行交互修改互動。“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學生完成了作文初稿后,或多或少都會存在瑕疵。讓學生在互修作文中找到不足,加以彌補才是目的。
六 教學成果要及時鞏固,家庭作業要適當
每堂課的課上內容完成之后,要留下十分鐘的時間來布置家庭作業,這對于課堂效果的鞏固是必要的。家庭作業要以下一課教學內容的預習為主,將預習和上課的流程做到好的執行。不要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讓中學生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外活動。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豐富學生的運用能力,增加人文關懷。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培養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曹志輝.淺談中學語文教學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1(1)
[2]孟慶紅、劉文星.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現狀分析[J].語文學刊,2005(8)
[3]楊波.試論中學語文教學法的人文教育特征[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1(S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