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朗讀,可以增長學生的知識,豐富學生的語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在反復的朗讀中,詞匯重復出現可以加深印象,結合上下文,能夠更好地理解詞義,熟悉多種詞匯的用法,記住各種句子的格式。因此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
【關鍵詞】朗讀訓練保證時間注意形式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078-01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部分。通過朗讀,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語言、加深學生深入了解課文的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反復的朗讀中,詞匯重復地出現可以加深印象,結合上下文,能夠更好地理解詞義,熟悉多種詞匯的用法,記住各種句子的格式。因此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對于朗讀訓練,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一 要保證朗讀時間
要有好的朗讀效果,必須要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不讓學生多讀,就不可能達到正確、流利的朗讀效果。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文內容的理解是靠學生自己讀懂的,不能光靠老師講懂的。“文貴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閱讀能力。但多讀并非是取消教師的講,讓學生一味地多讀,相反,卻對教師的“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節課40分鐘,學生多讀了,教師的講就必然少了。時間少了就只能精講,把時間“擠”出來,讓學生多讀。發揮“讀”在語文學習上的重要作用。通過朗讀,學生自然就能體會到文章內容、神韻、含義較深的語句、段落,而且非常好操作。傳統的語文教育中古人有重朗讀的習慣,“讀”是唯一的手段。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在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借新課程的東風,便迅速蔓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令學生誦讀,要使他們看做一種享受,而不看做一種負擔。一遍比一遍讀來入調,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并不希望早一點能背誦,而自然達到純熟的境界,抱著這種享受的態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徑。”
二 要注意朗讀形式
朗讀的方法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至關重要。在教學中,筆者一般采用范讀、分角色朗讀等,力求讓學生在讀的實踐中,提高朗讀的能力。如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筆者和學生一道先聽錄音范讀,然后讓同學們模仿錄音朗讀,要求感情豐富,并體會字里行間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的意境美。在聽范讀時,同學們已經被帶入了意境,在自己讀課文時,自身的情感也會被帶入朗讀之中,由此朗讀撥動了學生情感的心弦,使他們從朗讀中品味春天的美景,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受到更深更強的感染。例如,《去年的樹》一文適合于學生表演。學生可以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過頭去朗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因此,教師要學生多練習,充分地交流討論,反復地比較和揣摩,不斷提高認識、加深理解。而學生一旦達到充分理解且又經過反復練習形成了技能技巧,確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熟練自如的朗讀時,自然會躍躍欲試。此時激發學生創造性地朗讀,如表演讀、誦讀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語文課上需要的是書聲瑯瑯,有聲有色。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真正地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在朗讀中理解、在朗讀中升華。
三 要注意激發朗讀的興趣
小學生最愛戴高帽子,一句表揚的話能讓他們樂上半天,興致勃勃。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評價十分重要。當學生讀完后,筆者常常及時表揚,激勵他們進步。但表揚時筆者要十分講究技巧,讀得好就說:“你真棒!”“讀得非常好!”“你真行!”“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等;讀得一般時,先指出優點,再用“如果……”鼓勵學生在某一方面繼續努力;若確實讀得不怎么樣,就找出這位學生其他方面的特長進行遷移,告訴他只要多學多讀,朗讀也可以很好,給他信心和勇氣。因為筆者相信每個學生都能進步,每個學生都會成功。例如,在教學《雨后森林》一課時,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筆者說:“雨后森林風景秀麗,經常有慕名游客前來一睹它的風采,誰能做個出色的導游,為游客介紹?”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我順勢引導:“要想做好導游,首先要把課文讀熟,并要讀出感情來——讀出雨后森林的優美,這樣在介紹時,才能眉飛色舞,生動精彩,讓游客聽了贊嘆不已。”幾句話激起了學生的讀書欲望,連平時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讀起來。又如,在上《爬山虎的腳》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自由讀了一會兒課文,然后說:“誰來讀一讀描寫爬山虎的腳的這一段?”立刻,許多小手舉了起來,筆者叫了一位平時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起來讀,他的話音還沒落,下面早已議論紛紛:“老師,他把‘爪(zhǎo)’讀成了‘zhuǎ’。”筆者立即向那位讀錯了的同學投去了理解、鼓勵的目光。然后,馬上接著說:“同學們,雖然剛才那位同學讀錯了,但是他卻有一個讀的非常好的地方,很值得你們學習,你們發現了嗎?”這時一位男生站了起來說:“老師,他讀書的聲音比較響亮。”“對,這就是他的優點,值得大家學習。”那位學生聽了我對他的鼓勵和表揚,抬起了頭,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抓住時機,讓他再讀一遍,并要求他讀的時候要發揚自己的優點,糾正自己讀得不正確的地方。他高興地答應了,經過點撥和鼓勵,這一次比前一次讀得正確、流利多了,還讀出了一定的感情。
朗讀的指導方法靈活多樣,只要教師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地指導學生朗讀,就一定能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會學習,真正做到以讀為本。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