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加突出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以及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這就要求教師重視音樂欣賞課,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和審美能力。然而,怎樣有效地展開音樂欣賞課卻困擾著音樂教師,課堂教學過于文藝,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設計過于傳統,很難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音樂教師應該怎樣把握這個度呢?由于每個學生生活經歷、思想情感、理解能力不同,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和理解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必須正確引導,來體現音樂作品的真正魅力。要在短暫的40分鐘內使學生體會音樂的內涵和音樂中所表達的真實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筆者在課堂教學和聽賞名優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中的幾點體會,在此與大家一起商榷。
一 音樂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綜合素養
音樂教材中欣賞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教師首先要對作品掌握得十分透徹,反復鉆研教材,扎實的基本功更是不可缺少的。課堂是學生的,整節課不能使師生之間成演員和觀眾的關系,而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有位男教師上了一堂《牧童》的音樂欣賞課,一開始用詩歌導入,又對比不同風格的《牧童》,還學唱其中的一段旋律,前面大約只花了15分鐘,剩下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同學們在欣賞教師的表演。先是這位教師用竹笛表演《牧童》,接著又是吉他演唱了一首外國《牧童》風格的流行歌……在整堂課中這位教師充分地發揮了自身的音樂素質,但筆者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新課程基本理念沒有體現。教學要真正地讓學生走進音樂,通過參與來體驗,進行藝術的創新,感受音樂的魅力。又如,在聽賞某教師的《永遠的莫扎特》的音樂欣賞課上,讓在場所有教師驚訝的是,該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和對教材的透徹鉆研。教學時,她沒有過多地展示自己,在分析作品時,她通過流行歌曲《我不想長大》引入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并分析其曲式結構特點,最后欣賞《G大調弦樂小夜曲》,該教師很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參與,通過圖形、模唱、對比、畫線條等方式讓學生親自體驗,分析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整節課不停地給在場的師生們帶來驚喜和奇跡。音樂教師沒有扎實的基本素質,就談不上能上好欣賞課了。
二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音樂欣賞課質量
音樂是一門抽象的藝術,音樂欣賞課不能停留在單純地以講解為主上,僅僅追求聽覺感官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無法完全理解整個作品,音樂欣賞課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從視覺、聽覺,動靜結合來滿足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需求。當然還有學生的參與實踐,更多地拓寬和充實音樂欣賞課的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多媒體已可以制作視頻音樂、動畫等,這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世界。應該強調的是,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確可以將音樂欣賞課推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但也要辯證地對待,不是多媒體就可以代替教師的講解和板書、代替鋼琴……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多媒體課堂教學,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揚長避短,使多媒體教學成為音樂欣賞課中最亮麗的風景,同時也被廣大音樂教師所接受。
三 注重學生的音樂實踐參與,有效開發音樂欣賞課資源
“告訴學生,學生會忘記,做給學生看,可能會記住,讓學生參與,他們就完全能夠理解了。”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音樂欣賞課讓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更容易理解音樂作品。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視學生對音樂的實踐創作,理解音樂作品,從而實現音樂新課程價值。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加入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音樂,對音樂作品及知識的記憶會更扎實、運用也靈活。
聽賞過幾堂優秀教師的音樂欣賞課,其在教學過程中將作品的每個部分用不同的實踐活動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如《卡門序曲》A樂段中的頓音記號,教師用不同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其作用,C樂段的《斗牛士之歌》用了更形象的斗牛動作,讓學生隨著音樂聯想,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快樂,也不再覺得枯燥。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以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實踐,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
四 運用學科綜合的藝術,推動音樂欣賞課的進程
新課標的實施,促進了音樂欣賞課的改革、創新。音樂課應適當地融入舞蹈、美術、古詩詞、文學等多門學科內容,形成一種多學科交叉的模式。音樂欣賞課可以利用文學作故事背景,如在《漁舟唱晚》中,可以讓學生聽后思考作品描述了怎樣的意境;還可以通過聆聽音樂想象怎樣的畫面;運用美術藝術,通過畫面想象用怎樣的音樂來表達。如某教師的《熒屏樂聲》中通過動畫讓學生選擇該配怎樣的背景音樂。但要注意課堂教學中應用要恰當,不要造成學科的偏離,這樣無論是對音樂欣賞課本身還是對音樂作品的認識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音樂教學中要學生動情,教師更應激情。上好音樂欣賞課最終還決定于教師自身情感投入的多少。總之,一節成功的音樂欣賞課凝結了音樂教師的智慧和汗水,教師先要對音樂作品有正確的分析和理解,挖掘音樂作品要素,創設一個又一個活動環節,讓學生在學中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再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增強學生表現音樂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必須要對音樂欣賞作品不斷挖掘,同時還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現、創造新思路、新方法,讓學生們能真正體會到音樂欣賞課的魅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