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從Inventor軟件特點分析、學習目的、技能大賽、教學方法等幾方面闡述對Inventor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Inventor探索與研究教學方法技能大賽中職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104-02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公司都在用Inventor這個軟件,可見學好這個軟件對學生將來的就業是很有好處的。然而中職學生能否認識到這一點,又能否達到教學要求、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下面本人將從四個部分進行探索與研究、并提出一些在實踐中可行的方法。
一 Inventor軟件特點分析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究竟Inventor是一個什么樣的軟件,它自身又有著什么樣的特點?只有先對軟件本身有了深入的研究,才能制定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Inventor是美國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三維參數化實體模擬軟件,是制造業數字樣機解決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了從產品設計、工程設計、工程分析到市場推廣的全過程,使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生產周期,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本人覺得學校之所以讓機械和近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學習這個軟件,主要是由這個軟件本身的特點、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市場的需求所決定的。該軟件界面簡單、人機交互功能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已經在社會上的許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中職學生本身的特點是學習基礎不好,沒有什么學習的耐心,像Inventor這樣的軟件有很多功能都很簡單,容易上手,所以很適合中職的學生學習。但是另一方面,學習一個軟件入門也許很容易,但是真正把它學會學精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Inventor也不例外。它功能強大,指令和參數設置很多,真正掌握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結合以上對該軟件特點的研究與分析,針對學生的現狀,怎樣把該軟件的這些知識點進行梳理,再以怎樣的形式教給學生才能夠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學到東西,是本人在教學上需要不斷探索與研究的主要問題。
二 明確學習目的,重建自信心
在軟件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他們重新獲得學習的自信心,這很重要。
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也就是為什么而學?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學生沒有明確學習目的,覺得學習這個軟件有什么用呢?所以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開小差,甚至還有學生玩手機、電腦游戲,根本不聽課。如果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再怎么費心思講課都是白費的。因此本人在課程的一開始,就積極地和學生溝通,灌輸給他們一種思想,讓他們知道現代社會上的崗位競爭是多么激烈,要是沒有一技之長找工作有多么的困難,讓他們提前就有一種就業的緊迫感和職業的意識,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
在課堂上,本人還發現有很多學生對自己沒有自信,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所以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對于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信心,本人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嘗試。一是把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教師的講為輔,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教師也就能有更多的機會來對學生采取正面的鼓勵,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自信心。二是采用現身說法,向學生介紹前幾屆畢業生克服自卑,自強不息取得成功的經驗。例如,有一個學生,讀完中專三年后畢業離校,經過五年的奮斗他讀完了???、本科,后來又以優秀的成績被一所名校錄取為公費研究生……讓學生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走向成功的道路也是有多條的,中職學校的學生也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有值得他們驕傲和自豪的特長,在不同的學校學習其實都是一樣的,關鍵是看有沒有認真去學。
教師在課程的一開始,就要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重新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設計好自己今后發展的目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本人覺得這兩點都很重要,也就是幫助學生從思想上掃清障礙,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去學,而不是強迫他們去學。
三 利用技能大賽調動積極性
從2010年開始,在天津市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天津市中職技能大賽中開始有了Inventor這個項目。每年的參賽選手都是從學這個課程的班級里的學生挑選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加比賽。技能大賽給Inventor教學帶來了積極向上的影響,大家都想好好學被選中當參賽選手,這樣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就被調動了起來,學習的氛圍濃了。
為了選拔參賽選手,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細心留意每一個學生,看他們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是否能夠吃苦耐勞,這都是參加大賽必須具備的品質。然后通過課程學習、測試,讓學生做好自我定位;經過一系列的考核后,在挑選好參加全市大賽的學生后,學校會對他們進行全天強化培訓,力求達到參賽水平,拿到好成績。在連續兩年的大賽中,本校學生分別拿到了全市二等獎和三等獎的好成績。相信經過不斷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可以說,技能大賽的存在對Inventor的教學工作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它讓學生有了努力的方向,讓學生以擁有一技之長為榮。
四 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第一部分的內容本人提到了Inventor這個軟件界面簡單,人機交互強,學起來容易上手;但是它的功能強大,指令和參數設置都很多,真正掌握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針對該軟件的這些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本人在課堂上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淺談如下。
1.因材施教,個性施教
本人教的學生有職一、職二年級的,還有九年級的分流生。九年級的學生雖然和職一的學生只差一年,但是感覺上他們更貪玩一些。如果硬把課本上的東西塞給他們,他們會覺得很枯燥,基本上聽不進去。所以針對他們的這些特點,我決定從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入手。讓學生選擇他們在生活中喜歡的一件簡單的東西,然后教他們做出來,再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對所做的東西進行改造。在制作的整個過程中,相應的指令和參數的設置自然也學會了。事實證明,學生還是很樂于接受這種學習方式的。
根據教學年級的不同,教學的方法固然不同,要因材施教;那么即使同一年級,同一個班的學生,對于不同個性的學生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班上曾經有個男生,學東西很快,但是沒有耐心。每次做東西他總是第一個做完,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做的東西也沒問題。他做的是很快,于是我把這些問題一一給他指出來,讓他改正,并不斷地鼓勵夸獎他。這樣一來,慢慢地,他意識到自己做的東西并非是又快又好,自己還有很多知識并不扎實,驕傲的火焰慢慢褪去了,變得更踏實有耐心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留心觀察,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2.團隊合作
在課堂上,本人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分配任務,讓學生自薦擔任組長,分配給每個人不同的任務。如在講四通閥設計的時候,本人讓組內的學生分別完成閥蓋、閥體、閥桿的設計,最后零件的裝配和工程圖都由組內的學生負責。組內成員各有分工,無論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由組內成員共同解決,直至完成四通閥的設計工作。而然后組內成員交換任務,把自己在上一輪沒做過的工作做一遍。這樣幾輪下來,每一個學生就可以把四通閥整個的設計流程都掌握了。每個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以及組長對其團隊協作精神的評價都將與平時成績掛鉤。
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更為有趣,有的學生說感覺這樣學習不孤單了,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而且本人發現,為了最后能夠裝配成功,大家都會很用心地做每一個零件,學會了溝通與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大家靜下心來做東西,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相互交流溝通,也培養了團隊的協作精神,這對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是很有好處的。
五 結束語
以上是本人在Inventor教學中的一些探索和研究,在教學方法上也進行了一些嘗試,有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學生的肯定和認可,但是仍然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有的學生沒有學習的耐心,有的不愿意參與小組內的學習。另外Inventor軟件的知識點很多,在有限的課時都講完是不現實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應該怎樣取舍,對于知識點又該怎樣編排才能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這些都是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問題。而且在知識和信息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教師本人也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在教學方法上也要不斷鉆研,注重靈活性和創新性,不斷地探索出符合中職生心理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成為社會上有用之人。
參考文獻
[1]趙衛東.Inventor 2011基礎教程與項目指導[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