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提高高三物理復習課效率以及與新課改的宗旨的一致性方面,對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復習課教學的備課、上課、教師角色、要求及要達到的目標等方面進行了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以人為本互動合作探究三維目標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125-02
復習課是高三課堂最主要的課堂教學形式,復習課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復習的效率,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考的成敗。物理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并且使學生掌握復習內容的知識結構,同時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習慣。教學中能否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能否體現新課程的以人(學生)為本思想理念、實施探究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教學三維目標和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和高考成敗的關鍵。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提高復習課堂的教學效率,已成為當務之急,勢在必行。
一 備課
備課在備教材、備大綱、備學生、備方法、備習題的基礎上,更要備落實。
1.復習內容應低起點高落點
復習課應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把遺忘的知識重現出來,把中斷的思維線索重新聯系起來。但并不是對新授內容簡單的重復,也不是對舊知識的快速的播放,復習重在發展對所學知識的延伸與提高。如在課堂中剖析知識的內涵、外延,相關知識的聯系、相似規律的區別,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知識在題目中常見的考查設計形式等。并加強教學內容與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增強教育內容的多樣性、開放性和綜合性。“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
2.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
課上的好、講的好,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活動,認真理解、深化復習知識,進而提高應用能力,還需要一個檢查督導的重要環節。若沒有這一環節,該堂課的教學目標就很難落到實處,學生對該堂課所講知識的重點掌握程度就可想而知。如何督查學生的聽講、記憶、理解、掌握和應用等情況,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備課要更加注重如何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效率進行有效的督察。如課前督預習,課堂督聽、練,課后督消化。
二 上課
1.學生的主動性對提高課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可以從幾方面著手:(1)快速閱讀。復習不能脫離教材,更要落實于全體學生都有收獲。對于教材中過渡性的文字、物理學史、介紹性文字材料和引入正文的段落等,課堂一開始就安排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讓學生總結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在班內進行個人闡述并交流。以此方式給全體學生以壓力和動力,督促學生認真看書,積極思考,增強課堂的效率和效益。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并鍛煉了其分析總結能力。進行個人闡述時,要做到有良有莠,照顧全體學生。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全體學生的主動性,使全體學生都學有所得;另一方面使一部分成績差的學生不感到失落。(2)精讀。對于教材中的重點段落和內容,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思考。精讀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沉著思考和深入探究的學習習慣,此過程中,教師要事先準備好學生精讀所要思考和解答的具有指導和啟發性的問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遇到某些關鍵性、疑難比較強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做好釋疑工作。(3)師生討論。對于復習課程中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先讓學生自己討論解決,學生討論后不能解決的再由教師在班上提出,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形成結論。(4)課堂鞏固練習。根據學生實際,課前要精心設計練習題目,題目難度要有梯度性,以適合不同層次學生最近發展區的需求。不同層次學生讓其訓練不同的題目,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5)作業(習題或測試)講評課。我們經常抱怨學生“講過的類型又出錯,甚至講過的題目再出錯”,而沒有深入分析其原因。多次出錯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錯誤思想意識的遷移影響。學生的錯誤習慣根深蒂固,不給它一個強有力的致命打擊,很難改變。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嘗試進行作業、習題或試卷的錯誤展評。此活動每周進行二到三次,學生分組進行。學生首先將作業交換觀看、評論,找出自己作業與同學作業的優缺點,評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作業,寫出心得,并在小組內交流,以加深對錯誤的深刻認識,從內心深處拋棄其錯誤的思想認識,形成正確的認識。
2.復習課課堂應采用互動合作探究模式
第一,精講多思。做到兩個“三講”:講規律、講方法、講思路;講易錯點、講易混點、講易忘點。做到“三不講”:學生會的不講、學生現在不會但經過思考、探究能弄會的不講、與高考內容無關的內容不講;講也講不會的不講、講也聽不明白的不講、講不透的不講。留足學生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思考,發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并從物理學角度闡述問題;對問題進行猜想假設,通過分析論證得出結論,以此來培養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刻苦鉆研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在教師的引導和導引下,使學生沿著正確的合作探究方向進行高效率的學習。
第二,合作探究,雙主體和諧發展。讓學生充分地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新課改的宗旨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才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地自我探索、自我總結和自我提高,培養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不斷發展的知識社會中不斷自我更新,才能永遠處于不敗境地。
3.正確定位教師在復習過程中的舵手作用
第一,喚醒、啟迪。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思考,讓學生的想象飛起來,讓學生敢于大膽的猜想、假設、推理、判斷,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向并得出正確判斷,從而進行思維創新,即引導“敢于胡思亂想”,啟發學生“奇思妙想”。
第二,指導梳理。復習課上應指導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結構;總結規律,形成方法。幫助學生弄清局部知識與教材整體內容的關系,每一知識點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點,掌握知識與知識之間、知識塊與知識塊之間內部的本質聯系與區別。
通過梳理,過去分散和零亂的知識就能十分有條理、系統化地聯系在一起了,便于貯存在大腦中,有利于記憶,不易遺忘,目的在于使用時可以十分快捷地提取。知識經過梳理后,使學生加深了對某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全面、深刻地理解,容易掌握它們的本質特征,便于學生發現和掌握獲取知識的規律、方法和手段,為后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幫助學生將知識升華、提高。復習完有關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知識后,對所學知識產生新的認識、思考、理解,在技能、鑒賞、態度等方面發生行為變革。復習課是綜合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與新課改的宗旨是一致的。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思、一題多解、一題多比等方法,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靈活多變的思維品質和習慣。物理概念的高度概括性以及客觀物理世界的復雜性,決定了學習概念、規律必須經過廣泛應用,應用過程也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技能技巧轉化為能力的過程,而這些也正是學生終身學習所必備的。
三 結束語
復習課教學是高三教學質量的生命線,新一輪課程改革形勢下,復習課應徹底轉變觀念,變教為導,變學為思,循循善誘,科學探究,充分發揮學生與教師的群體智慧,才能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水平。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