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有一顆耐心
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是“說”。在教育學生時,本人歷來堅持動之以情,以理服人。說得有針對性、啟發性、感染性。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引起學生的思考,觸動學生的心靈。例如:班上有一名學生以前學習比較好,最近一段時間經常不做作業,課堂作業潦草,錯誤百出,每次改正作業時也不用心。筆者并不急于將孩子叫來批評一頓,而是先找他來談心,讓他把心里話說出來。當筆者知道他是由于父母都不在家,每天回去都沒有人照看自己,發懶不做作業,筆者首先把他父母不在家,而自己照看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作為一個正面的教育典型進行表揚,讓全班學生學習他這種自立自強的能力和品德,讓他以之為榮;然后,再單獨找他談話,委婉輕和地教育他,父母在時能認真努力學習,父母為家計外出時,不僅要照看好自己,更要更好地學習,讓為家計在遠方拼搏的父母更安心、放心、順心;最后給他講了一些沒有人照看而自學成才的人物的成長事跡。他聽后很感動,從此以后,像換了個人一樣。
遇到比較懶惰的學生,就給他講了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可以是正面故事,如岳飛沙盤練字,王羲之習字。也可以是一些反面例子,如:從前有個小孩,特別懶,平時是衣來怕伸手,飯來怕張口。有一次,父母到遠方親戚家做客,留他一個人在家,父母怕他懶惰不做飯,餓壞了,便在臨走時烙好一個大餅,拴在他的脖子上,幾天后父母回來,竟然發現兒子倒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套在脖子上的大餅只是靠近嘴邊缺了一個缺。原來,這個孩子是因為懶得用手動一下,而活活餓死了。這雖然只是一個笑話,可是能從這個笑話中看出人們對懶惰的鄙視和譏嘲。從中知道,懶惰將會一事無成,這樣,使那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批評教育,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二 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育學生學習是班主任的經常性工作,更是中心工作。班主任通過經常性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提高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班主任也要密切配合任課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學生的作業,使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作為班主任,筆者從不在遇事時一味地指責學生,而是從自身進行檢查,看哪方面的工作沒有做好,不急于求成,不怕出現反復,對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靈活,不隨便向學生提出要求。但是,要求一旦提出,就要堅持到底。另外,多做差生的轉化工作,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只要有一點進步,就給予表揚,使他們逐漸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三 做好學生的家長工作
班主任是學校和家長聯系的紐帶。班主任進行家長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和幫助學生;二是為了宣傳教育方針政策,向家長提出教育要求,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素養,以取得一致的意見,統一教育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家校教育的主導作用。班主任和家長取得聯系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召開家長會,班主任通過開家長會,與家長一起研究學校教育的共性,在教育學生方面取得協調統一。二是家訪,以此來研究家校教育的個性,班主任通過家訪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情況,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三是建立學生家長QQ群,班主任可以通過網絡更為方便快捷的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
除此之外,指導學生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做好學生的操行評定等也是班主任的職責。歷經數年的班級管理經驗,本人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要有一顆火熱的愛心、持之以恒的恒心、常常自省的清明之心,它們伴隨我走過這多年的班主任生活。
四 教育好學生
我們應從內心深處把學生當做自己家人,誠心誠意地愛學生,關心學生。時常了解學生的家庭條件,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況。教育學生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理解學生的行為,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特別是評價和對待問題較多的學生時,更應該把學生看做是自己的孩子。曾經,我的班主任他很嚴肅,某些時候處理學生在當時看來很過分,但當我們畢業后很多年同學聚會時,感覺最想念的就是這位班主任。我們請他過來,他給我們說了這樣一句話——真心誠意的愛學生,學生就會理解你。我們回想當年,無論老師表揚還是批評,總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強烈的愛。
五 管理好班級
因為班會是教育學生、傾聽學生心聲的最佳時機,是進行做人處事,學習方法教育的最好機會。開好班會需要做到以下工作:首先,會前一定要做周密的布置—備課,擬定出本節班會的主題,以及針對主題展開的論述步驟,選擇恰當的例證,使學生能體察其中的意圖。其次,會課上切忌以講話作報告,應輕松自在,拉家常式,使學生有興趣聽;任何時候都要提醒自己是老師,是學生尊敬和信仰的對象,是學生借以參考的對象,任何規章制度、人生哲理講出來,首先自己要遵守,言行不一的行為終將得不到學生的信服。
對人生的道理要擴大說,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縮小說。給學生留足面子,不要讓學生覺得擴大的道理是為他所犯的錯誤而講的,但要讓他情不自禁用擴大的道理自查錯誤。例如,有個學生在教室墻上印了一個很不雅觀的腳印。本人正好碰上,但只說了一句:“想不到你也會干這樣的事!”這件事我再沒有提。幾天以后的班會上,本人借體育場的籃球架被砸以及縣城的部分公共設施被破壞的事情,針對破壞公物的不道德行為,故意激動痛斥,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最后結束時,本人說:“這樣骯臟可惡、讓人不齒的事情千萬不要在我們班發生。”自始至終,本人都沒有提及上次那個同學的踩墻事件,讓他覺得教師沒有說他,但同時又讓他意識到自己犯了同樣的錯誤。這樣一來既給他留足了面子,又保住了他的尊嚴,也深深地教育了他及全班的同學。自此以后,班級里破壞公物的行為基本絕跡了。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