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基礎是中職類學校的基礎課,部分中職學生對美的認識有趨于庸俗的傾向,這在少數學生的電腦制作作品里面有所體現。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美感,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已成為計算機教師關注的話題。本文從美感的含義出發,介紹了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美感的一些嘗試。
【關鍵詞】計算機教育培養美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191-01
美感是人類接觸到美的事物時所引起的一種追求,是一種賞心悅目的心理狀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對學習而言,這種由美感而引發的追求、注意、情感、興趣,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豐富學生的想象,成為推動學生積極思維的驅動力。在計算機教學中,美也是無處不在的。教師如果能充分挖掘教學中的美的因素,不僅可以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培養學生美的鑒賞能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備受感染,還可以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下獲取學科文化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去發現美、追求美、創造美,使各個教學環節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感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一 掌握審美知識,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縱觀計算機課堂教學,一旦讓學生自主制作作品,他們使用的圖片多是一些日本動漫中的血腥暴力,性感游戲主角來裝飾作品。不難發現,目前,一些腐朽、丑惡、暴力、庸俗的現象已經影響著下一代,少數學生對美的認同已經有趨于庸俗的現象。
要讓學生享受美,首先應使學生掌握一些審美的基本知識。在計算機課中有機地介紹一些美學基本理論、藝術理論等基本審美常識。通過系統學習,能夠使學生懂得美的原則和各類審美范疇,懂得美的存在形態以及人類審美活動的過程,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發展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計算機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本身兼有音樂、美術等學科知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它們散發出無盡的美。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音效、動畫、資源營造美,用親切、溫柔的語調和學生交流,陶冶學生的情操。其次教師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具備更為深廣的藝術素養,文化底蘊和人格魅力,充分體現藝術美。教師要善于從教材中感受美、提煉美。因此,作為美的使者、美的傳播者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提高本專業水平的同時,應研究關于美感產生的生理、心理基礎和社會根源,從科學上了解美,培養審美意識。教學時教師的語言應做到概念準確,邏輯嚴謹,而且應富有情趣,形象生動。
二 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感受美
情境,是計算機教學“情感化”的基礎和前提,教師依據計算機審美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征,自覺地運用審美因素,按照審美規律精心地創設審美情境,是計算機教學得以成功和優化的保證。師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獲得審美情感體驗,陶冶性情。創設美的教學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更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學生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 加大鑒賞,培養學生欣賞美
欣賞美是審美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切審美活動都是從對于美的形態的直接感受開始的。因而,只有能感受美、欣賞美,才能理解美,進而發展想象美與創造美。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以及科學家都很重視欣賞美,而且無不具備相當高的藝術欣賞能力。因此,啟迪與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更有助于發展他們的創造才能。
在計算機教學中,必須安排適量的欣賞活動,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審美活動當中,并從中獲得美的愉悅和享受,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加強優秀或典型作品的積累,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加深學生對美的認識。通過這些精美的、新穎的、各具特色的電腦作品的制作,大大加強學生利用計算機對美的表達能力,不但對發展審美能力大有益處,同時在感興趣中提高了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 引導創新,發展學生創造美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動手能力很強的課,在課堂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做。這就給了學生很大的創造美的空間。如用Word編輯刊物和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等內容中都可以積極引導,讓學生去創造美。
在教學實踐中,有些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強,但制作出的作品在色彩、布局和創意上都缺乏美感。學生中普遍存在審美能力不強,美的表現力比較薄弱的現象。如何讓學生制作出高質量的作品,這對計算機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美的創作靈感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啟發。首先,注意提供給學生大量可以感受的信息。在教學演示中,充分體現作品的美,多角度地展示美的因素,充實學生的直觀感受,豐富形象記憶,以形成產生靈感的心理定勢。其次,讓學生多分析他人好的作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評價作品的整體風格、色彩運用、結構布局、動靜搭配、聲效運用等處理方法。另外,在課堂中,還要注重創造民主、寬松、自由的創作氛圍,培養學生創作興趣。
每一位學生都有表現美、創造美的潛能,而這種潛能有時需要一定的“催化劑”,我常把“催化劑”設置成一個個任務,從不同角度去提煉、研究任務,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
實踐表明學生美感的培養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切勿操之過急。美感不能強加于人,但可以去引導。在計算機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讓美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讓美成為計算機課堂上的一個亮點,使計算機課堂更加色彩斑斕,充滿生命的活力,這才是符合新課程要求的、充滿魅力的理想課堂。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