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迫使他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史稱“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
“西安事變”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極為重大的轉折點。“西安事變”發生后,當時社會上的各界對此事件的態度極不相同。在史學界長期流行的觀點是,“西安事變”發生后,是中共延安赴西安談判的代表以民族大義為重,最早,或者說首先提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政治主張,為此蔣介石才得以被釋放。
如早在1951年6月,胡喬木的《中國共產黨三十年》一文中就提出:中國共產黨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應當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因此蔣介石被釋放了,國內的和平乃得以實現。
此后,關于中共方面最早提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觀點就流行起來。
那么,歷史的真相是怎樣呢?
事實上,如果從當時政治社團公開發表的政治觀點看,最早旗幟鮮明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政治主張的社團是“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又簡稱“救國會”)。
這個事實,也可以從歷史的記載,特別是由“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主辦的機關報——《救亡情報》1936年12月18日的“西安事變號外”上得到證實。
至于中共赴西安談判代表提出的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主張,從當時的政治社團公開表態的時間上看,絕不能說最早或首先。
《救亡情報》是當時全國救國會的機關報。最初由當時上海文化界救國會、上海婦女界救國會、上海職業界救國會、上海各大學教授救國會和上海國難救國會在1936年5月6日聯合創刊發行。1936年5月31日,在上海開會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并決定把《救亡情報》作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組織的機關報。
1936年12月15日,救國會通過《為當前時局緊急宣言》。12月18日,《救亡情報》以“西安事變號外”的形式,在最顯著位置發表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為當前時局緊急宣言》。最早地、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迅速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政治觀點,并強烈呼吁,西安方面應該立即釋放蔣介石。
宣言明確提出:我們要求當局尊重全國的民意,和平解決陜事;同時要求張楊諸將軍立刻恢復蔣先生的自由,和中央凱切磋商,實行抗日大計。
宣言還呼吁:對于當前的局勢,我們只有迫切地希望全國各方實力派,各軍政領袖,在抗敵救亡的大前提下,立刻捐棄前嫌,和衷共濟,為全國抗戰而努力,為收復失地而奮斗。我們尤其希望政府當局對于陜事,能謀迅速和平的解決,實行抗日救亡的主張;希望張學良楊虎城將軍一面恢復蔣先生等的自由,一面率領東北和陜中健兒,馳赴綏遠,援助我晉綏將士,用事實來表示收復失地的主張。
而“西安事變”發生后一直到了12月19日,中共中央才正式發表聲明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釋放蔣介石的主張。在這以前,在12月12日上午召開的中共中央緊急政治局會議上,由于黨內對“西安事變”的態度發生兩種對立的觀點,故當時的中共中央對“西安事變”的對策是暫時不發表公開的宣言,其策略是由中革軍委將蔣被扣的事通知各軍團,令各軍團加緊準備,待命行動。
另外,根據歷史記載,“西安事變”發生后,延安最初的反應是欣喜若狂,人們燃放鞭炮,舉行集會,一些在蔣介石統治下備受折磨的知識分子們要求處死蔣介石,或者把他交付審判。毛澤東在一次公開的集會上說:“蔣介石對我們有血海深仇,現在是償還血債的時候了?!彼闹v話受到歡呼。
1936年12月15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15人,發表了《紅軍將領關于“西安事變”致國民黨國民政府電》,但其主張也是建議南京政府:“接受張、楊二氏主張,停止正在發動之內戰,罷免蔣氏,交付國人裁判。”12月18日,中共中央致電南京國民黨中央的信中仍是稱:“蔣介石此次被幽,完全是因為蔣氏不肯接受抗日主張。”直到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接到西安談判的代表周恩來首先提出的“保蔣安全”方針電報后,才在1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做出了《關于“西安事變”及我們的任務的指示》,才明確地提出“堅持停止一切內戰一致抗日的組織者與領導者的立場,反對新的內戰,主張南京與西安在團結抗日的基礎上和平解決?!?/p>
如果抹去歷史的塵埃,仔細閱讀1936年救國會主辦的全部《救亡情報》,還可以發現,該報不僅真實地記錄當時中國知識界精英人士對“西安事變”時局的看法,最早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而且在抗戰初期最早提出建立包括蔣介石在內的抗日統一戰線的主張,也是全國救國會。
對于建立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雖然早在“西安事變”發生前,中國共產黨發表了“八一宣言”,并首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但由于當時中國共產黨一直處在被國民黨圍剿的地位,所以“抗日救國的人民統一戰線”(或稱人民陣線)中,始終是不包括蔣介石在內的。
而有著數十萬會員的全國各界救國會早在成立初就認為,抗日救國是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大事,不是一黨一派所能包辦的,所以主張全國各黨各派各方面聯合起來,組成廣大的民族救亡聯合戰線,共同抗日救國,即:“凡是不愿做亡國奴的人們,不問他是什么黨派,什么階級,什么信仰,只要他同意于抗戰,我們就該擯棄一切私見,停止一切內爭,團結起來,動員起來,建立鐵似的民族救亡陣線,向我們的敵人進攻?!薄拔覀兠癖妼θ魏我环蕉紱]有偏好,我們所擁護者為抗日救國,我們所反對者是不抵抗?!?/p>
在《救亡情報》的“西安事變號外”上,救國會執委馬相伯等發表《為七領袖被捕事件宣言》,聲稱:救國陣線絕不反對政府,恰恰相反,它是督促和支持政府抗日,如果政府能夠抗日,它必然忠誠擁護政府。救國陣線并不袒護共黨,恰恰相反,如果共黨不能實行其共同抗日的綱領而欲以事內戰,它便堅決反對共黨。救國陣線決不鼓勵階級斗爭,恰恰相反,它用全力促成各階級的協調,因為在國難時間全國人民利害雖有不同,也只有相忍為國,才能保證整個民族對日抗爭的統一步調。救國陣線要求停止一切內戰,因為從任何方面發動的內戰都只是消耗抗戰的實力,而助長敵人的進攻。
很明顯,這是建立在包括蔣介石在內的各黨各派的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由此可見,抗戰初期在上海成立的救國會所提出的抗日民族救亡陣線,與中共在抗日初期提出的把蔣介石排除在外的人民陣線不同,它是廣泛意義上盡量團結一切力量的抗日戰線。這是因為在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時,如果建立不包括蔣介石在內的統一戰線,是不能夠實現全民族一致對外的抗日方針,當然此后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也可以理解,為什么當“西安事變”剛剛發生后,救國會就立刻提出了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立即釋放蔣介石的主張。
實際上,當年的“西安事變”發生后,整個社會上并沒有出現張學良和楊虎城所最初期望的“一呼百應,揭竿而起”的反蔣局面。雖然12月16日在事變地西安發生了數萬人浩大的反蔣大游行,但其他地區和社會上的絕大多數階層的精英人士,都沒有發生類似西安的大規模反蔣活動和游行。就連蘇聯的《真理報》在1936年12月14日發表的社論中也指責“西安事變”“顯有怪異性質”,說“汪精衛利用張學良抗日部隊中的抗日情緒,挑動這支部隊反對中央政府”,稱“張學良部隊的叛變無疑是中國親日分子的一個陰謀”。而《救亡情報》的西安事變號外,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當時許多社會知識階層的精英人上如馬相伯、何香凝、宋慶齡等人對時局的真實的觀點,頗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度珖鹘缇葒摵蠒楫斍皶r局緊急宣言》稱:現在正是綏遠抗戰已經發動的時候,正是全國民眾期待各黨各派一致合作把綏遠抗戰擴大為全國抗戰的時候,而在這時候,我們國內竟發生這樣的空前事變,這以整個民族的立場來講,實在是極大的不幸。
張學良楊虎城諸將軍提出的主張是聯合各黨各派,實行民主政治,團結全國力量出兵收復失地;而所用的手段卻是扣留蔣介石先生,實行武力諍諫,這種不合常規的辦法,當然不能為全國民眾所贊同。
這份宣言還表示:我們堅決地反對任何自相殘殺的內戰?!瓘垪钪T將軍如果想用武力來而輕啟釁端、而置其抗日救國主張于不顧,那么我們不消說是堅決反對;同時如果中央當局想用武力討伐的方式,解決目前的糾紛,那么我們也是堅決反對?!苌钜?,事急矣!當此民族存亡的最后關頭……誰要掀起內戰,誰就是敵人的奸細,民族的罪人。
1936年的《救亡情報》及“西安事變”的號外,由于歷史塵埃的掩藏,雖然至今鮮為人知,但卻客觀地記錄了當時許多政治社團及人士的真實觀點和歷史細節。
(責任編輯黃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