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傳媒組織的發展壯大,1996年新聞出版署批準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隨后報業集團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生長。為了取得更快的發展,報業集團紛紛改革,堅持“事業性質、企業經營”的方針,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思想政治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代報業克服種種困難,傳播了主流社會的核心聲音,體現了主流社會的核心價值取向,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較強的公信力。
一、集團化經營下思想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正處于大發展的轉型時期,社會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報社從業人員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集團化經營后對經濟利益的追逐,使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顯現出來了。
1、對思想政治建設重要性認識不足
集團化經營后,報社外部與內部的競爭都變得異常激烈,為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他們只講效益,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甚至有些人錯誤的認為思想政治建設看不見、摸不到,多一點、少一點無關緊要,不愿下慢功夫、細功夫、長功夫。有些從業人員思想政治覺悟低,背離實事求是的原則,為了在工作中取得實績和成果,不惜弄虛作假,欺騙人民群眾。報紙充當黨和人民的喉舌,是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工具,只有高的思想政治建設水平才能夠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夠真正的揚正氣、促和諧。
2、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針對性不強,方法相對落后
目前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網絡和移動通信的發展給紙質媒體及其從業人員帶來了便利,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思想交流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仍有些報社部門在做思想建設工作時只知道宣讀上級文件,不區分對象和層次,規定動作多,自選動作少,不能結合新情況靈活的開展工作。一些部門把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理解得很狹窄,一說到開展思想工作就是讀文件、作報告,或大會小會地“傳達”、“貫徹”。
同時,在集團化經營下,報社的很多業務與一些私營企業或個人合作,這就給有些部門和個人濫用權力提供了可能,也增強了思想建設工作的難度。
二、集團化經營下改進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方法
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的歷史時期。報業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如何找準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著力點,以更好地迎接國際挑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已成為當前報社經營中的一個重大課題。
1、進一步提高政治素養,不斷打牢“政治家辦報”的思想基礎
引導新聞工作者樹立“政治家辦報”的信念,堅持黨性原則。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輿論工作也是一種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所系的工作。如果新聞工作者缺乏敏銳的政治敏感,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新聞宣傳政策把握不準確,甚至導致錯誤信息的傳播,就會直接影響到實際工作,危害到社會的安定和人心的穩定。因此,必須在新聞工作者中廣泛、深入地開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新聞觀教育,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他們的頭腦,使其深刻認識黨和人民托付的重要責任,認識新聞工作的神圣使命,引導他們樹立“政治家辦報”的正確信念,把黨性原則作為新聞工作的生命線,從而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地同各種錯誤思想作斗爭。做深、做實、做好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新聞宣傳部門這塊思想領域的重要陣地,就能夠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維護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
2、進一步提高業務素養,切實增強與新聞宣傳要求相適應的工作能力
大家知道,人民群眾對報紙的地位看得很重,對記者看得很高,這是因為報紙在推動社會建設、引導思想輿論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這個角度講,加強記者隊伍思想作風建設,不僅是個人的形象問題、能力問題,而且是關系報紙地位作用發揮、宣傳質量效益提高的重要問題。
一是要有很強的大局意識。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币笥浾?,選題籌劃要著眼主題主線,采寫內容要體現主題主線,報道節奏要服務主題主線,切實把強烈的大局意識,貫穿于采寫稿件、辦報辦刊辦網的全過程。二是要有深邃的戰略思維。記者有沒有寬廣的戰略視野,關系到黨和政府意圖能不能在新聞宣傳中很好地體現,關系到輿論導向能不能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三是要有豐厚的知識積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發出的偉大號召。重視學習、善于學習、堅持學習、創新學習,已成為一種精神境界、一種崇高追求、一種工作方式、一種政治責任。
3、進一步提高職業素養,發揮記者的特有優勢
報紙質量,某種程度上折射的是記者的職業素養。保持和發揚記者的特有優勢,是把報紙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出效益的一個重要保證。
首先要提高思想作風修養。新聞事業是一項十分艱苦且具有冒險性的事業,需要記者具有犧牲精神。其次是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新聞職業道德就是記者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規范。新聞記者既宣傳別人,又監督別人,自身就應該成為踐行職業道德的模范。最后要提高文化知識修養。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新觀念、新事物、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新聞工作者應和著時代的脈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以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求。目前,社會已進入網絡時代,網絡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必須熟悉新聞采編業務,懂電腦操作、掌握多媒體技術。同時還要提高業務技能修養、情感支配修養、社交公關修養、身體素質修養等基本素養。
具備記者素養并非一日之功,每一個立志獻身于黨的新聞事業的新聞工作者,都必須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自覺地培養和加強各方面的修養,具備相關的本領。
4、進一步提高道德素養,自覺維護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記者的道德素養,關系到個人形象,更關系到報紙輿論引導的公信力。
一要強化紀律觀念。要始終嚴守政治紀律,在貫徹執行黨中央提出的政治要求上毫不含糊;始終嚴守宣傳紀律,對涉及重大敏感問題的報道,拿不準的及時請示報告;切實把好關、把好度,做到不搶先不誤事,只添彩不添亂。
二要恪守職業操守。要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堅決克服想當然寫稿、隨意拔高、一味追求轟動效應的行為,防止正面宣傳產生負面效應;要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堅決杜絕以稿謀私的現象,不為金錢所惑,不為關系所動,不為名利所累;要落實服務基層的要求,體諒基層疾苦,不要特殊待遇,不影響部隊工作,自覺保持記者的良好形象。
三要注重品行修養。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樹立謙虛謹慎的品行,低調做人行事,當好人民群眾稱道的“平民記者”,不做高人一等的“無冕之王”;要樹立勤奮敬業的品行,撲下身子采訪,靜下心來思考,聚精會神寫稿,力戒心浮氣躁,切實把功夫下在打造新聞精品上,把心思用在創造一流業績上;要樹立情趣高雅的品行,生活上節儉樸素,交往上謹慎穩妥,娛樂上品味健康,努力成為一名人品高尚、文品高雅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在現代傳媒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報社要始終將思想政治建設融入到每個工作環節,在黨政工團各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形成了上下聯動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和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推進集團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創新,加強團隊的陣地建設,才能為加快發展步伐、打造現代傳媒集團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
(作者單位:合肥報業傳媒集團)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