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已經進入了“大眾麥克風”時代。在麥克風效應下,網絡反腐呈現(xiàn)出一些特征:借助技術手段曬腐敗行為的作用機制;官方與民間相結合的反腐主體;網絡反腐力度大,成效顯著。與此同時,網絡反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網絡反腐開辟了輿論監(jiān)督的新戰(zhàn)場;是我國公民政治權利的重要實現(xiàn)形式,給黨和政府的反腐工作帶來了考驗和機遇。
【關鍵詞】“大眾麥克風” 網絡反腐 影響
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guī)模已超4.85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攀升至36.2%。①網民數(shù)量攀升,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渠道和意見表達的主體,我國已經進入“大眾麥克風”時代,網民與政治的距離拉近,網絡正逐步成為我國公眾監(jiān)督政府及公職人員行為的重要手段,成為反腐敗的重要載體。由于反腐敗的敏感性、與公眾的權利密切相關,因此,反腐敗占據了輿論榜首。據鳳凰網最新民調顯示,對于政府工作報告,50.2%的網友最關注其中的反腐敗內容。②本文在大眾麥克風視閾下,從反腐主體、反腐機制、反腐成效三大方面分析網絡反腐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網絡反腐的影響。
一、網絡反腐的內涵
網絡反腐指通過網絡技術及所引起的社會輿論效應對執(zhí)政行為的監(jiān)督和對權力的約束,從而達到有效預防、遏制、懲戒腐敗行為的一種全新方式,是反腐敗事業(yè)的新方式。③
在大眾麥克風時代,社會公眾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人多力量大、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風險的特點,通過電子郵件、QQ、論壇、博客、微博、社交網絡、維基、播客等社會化媒體或一些專門的民間反腐網站等網絡平臺舉報政府的不作為,曝光官員不端正言行,從而形成輿論熱點,形成壓力氛圍,促進反腐工作的順利開展。網絡反腐作為一種新興的輿論監(jiān)督形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二、“大眾麥克風”時代網絡反腐的特征
“大眾麥克風”時代指的是在以P2P為技術初衷,多媒體為渠道節(jié)點,互聯(lián)網為溝通平臺的Web2.0階段,通過使用以網絡媒體為主的信息渠道,大眾自主表達、創(chuàng)造資訊的欲望得以激發(fā)和滿足,真正實現(xiàn)了“人人表達”的“個人媒體”亦或是,“個人互聯(lián)網時代”。④在大眾麥克風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并像一個發(fā)聲器隨時隨地表達。人人都可以充當記者、播報員、監(jiān)督者、發(fā)聲者、評論員等多重角色,自主掌握和自由處置輿論信息、曝光腐敗行為和不當作風,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播,讓腐敗無處遁形。大眾麥克風時代下,網絡反腐呈現(xiàn)出以下特征:
1、作用機制:借助技術手段曬腐敗行為
網絡反腐是新聞媒體以網絡為中心開展的反腐倡廉的新領域,是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一項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一種先進手段。⑤網絡反腐將腐敗行為“曬”出來,形成強大的輿論場進而推動反腐進展。江西宜黃的拆遷自焚案,一家三口面臨政府強拆憤而自焚,并沒能討回公道。后來自焚者家屬鐘如九姐妹在上訪遇阻后將情況在微博上現(xiàn)場直播,引發(fā)了輿論強烈的關注,最終使宜黃縣委書記、縣長被問責,相關人員都得到應有懲處。
2、反腐主體:官方與民間相結合
以前反腐大多數(shù)時候好像只是官方的事情,民間雖然關注,但力度較弱。反腐敗主要以官方為主,公眾的反腐作用并沒有被足夠重視。在人人皆有麥克風的時代,網絡的全時性,讓信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及時傳播;網絡的交互性實現(xiàn)了及時互動,充分交流;網絡的匿名性,使得網民穿上“馬甲”,不用擔心打擊報復,人人可以用手機拍下新聞或者使用微博進行現(xiàn)場直播,因此民間力量在網絡反腐工作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鑒于此,在應對網上肆虐的反腐敗信息時,官方從原來的被動變成越來越重視民間網絡反腐的重要作用并快速做出反應,提高駕馭新媒體的能力,以免處理滯后產生社會震蕩。在網絡反腐模式中,網民已然成為反腐線索的提供者、反腐案件工作的推動者、反腐證據的證人,官方則借助民間力量開展反腐工作。據統(tǒng)計,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80%以上的線索來自群眾舉報。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現(xiàn)了很多一開始通過網絡監(jiān)督或曝光而及時地被反腐機構鎖定,最終得到有效查處的一些網絡反腐的典型案例。深圳海事局官員林嘉祥猥褻女童一案,就是因為網民在網上曝光一段視頻錄像。“江西新余人力資源考察團”、“溫州培訓團”變相公款出國旅游嚴重違紀案件,都是由于網民的網上匿名舉報。可以說每一樁反腐案件的查處都是在官方與民間的合力下共同作用的結果。
3、反腐成效:威力大、效率高、成效大
在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下,可以說網絡反腐威力大,效率高,成效大。從南京江寧區(qū)房產局長周久耕抽天價煙、戴名牌表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到衡陽市六名“瞌睡干部”被集體免職,再到“一夫二妻”的區(qū)委書記董鋒淪為階下囚,網絡反腐案例無一不顯示出網絡監(jiān)督的強大威力。
網民可以普遍參與,使得網絡監(jiān)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儼然一張群眾監(jiān)督的“天網”。輿論力量通過網絡交鋒,形成更為廣泛的影響力,使得信息傳播跨越了時空障礙,對加強權力監(jiān)督和打擊腐敗現(xiàn)象產生了更大的威力。
傳統(tǒng)媒體對民情民意有個篩選、加工的過程,第一手輿論、呼聲得不到真實快速地傳達。信訪上訪不僅花費舉報者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同時也要經過繁冗復雜的程序,上訪無門,遭拒現(xiàn)象普遍。有時會遇到“官官相護”的情況,腐敗分子很可能利用自身資源和權力而將案件擱置中斷群眾檢舉揭發(fā),或者干脆不了了之。案件中間環(huán)節(jié)多,周期長。而全民網絡時代在遭遇突發(fā)事件后,媒體會早于官員、網民會早于媒體發(fā)布信息。一旦一個消息發(fā)布,立刻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傳播網,每個角落都立馬能接受到信息。這樣就節(jié)省了上傳下達的時間,降低了中間過程人為因素干擾,為反腐工作贏得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南京江寧房產局長周久耕抽天價煙、戴名表被網民盯上,一經網絡曝光,兩三天就有7萬多條跟帖,南京市房管局等多個政府部門在輿論壓力下,9天內介入調查,18天內免去周久耕房產局局長職務,2009年2月,周久耕被南京市紀委正式雙規(guī)。“一夫二妻”區(qū)委書記從被網上舉報起到被免職僅5天時間,到被雙規(guī)僅11天時間,到被正式逮捕僅55天時間。
三、“大眾麥克風”時代網絡反腐的影響
網絡反腐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反腐力量。在大眾麥克風時代,網絡反腐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1、網絡反腐開辟了輿論監(jiān)督的新戰(zhàn)場
網絡反腐對我國的反腐事業(yè)本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我國反腐工作已從運動反腐、權力反腐演進到制度反腐階段,新興的技術反腐是制度反腐的有益補充。網絡反腐是信息網絡技術在反腐輿論監(jiān)督中的運用。依靠技術的進步與普及,將反腐的部分話語權給予民眾,將權力置于陽光下。它的優(yōu)勢在于主體強大、技術先進、成本低廉等,成為行政監(jiān)督和司法監(jiān)督的有力補充,也成為體制內反腐機制的一種有益補充,使其成為反腐敗斗爭的一支重要力量,開辟了輿論監(jiān)督的新戰(zhàn)場。
2、網絡反腐已經成為我國公民政治權利的重要實現(xiàn)形式
網絡反腐對我國公民也有著積極影響。在大眾麥克風背景下,網絡反腐讓公民參與政治、參與腐敗、言論自由、知情權、監(jiān)督權都成為了現(xiàn)實。通過上網及時地揭露、批評各類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腐敗行為,這能夠比較有效地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意識,以反腐倡廉為己任,并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態(tài)度投身于反腐倡廉建設,他們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有權管理國家事務監(jiān)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享有人身,言論,通信,出版,集會,結社,旅行,示威,宗教信仰等自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網絡反腐就是我國公民享有自由權利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我國公民政治權利的重要實現(xiàn)形式。
3、網絡反腐使黨和國家面臨反腐倡廉新考驗和新機遇
首先,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來說,如何妥善應對當今社會信息傳播和意見表達多渠道、互動性的新局面是擺在他們面前的新問題和新考驗。在遇到緊急事件或者腐敗等負面事件時,高壓、遮蔽的政策顯然不可行,應拋棄由官方獨家掌控信息的意識和行為,學會讓多雙眼睛觀察,讓多種聲音說話,讓民眾在多種信息中進行分析判斷,得出自己的結論。
同時,網絡反腐給新時期反腐倡廉輿論引導工作帶來了新機遇。在“麥克風時代”,從一定程度上說,誰主導了網絡輿論,誰就搶占了引導輿論的制高點。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網絡媒體的功能不斷增多,給新聞事業(yè)和反腐倡廉的輿論引導工作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使宣傳功能多樣化。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通過網絡這個民情官意的互動平臺向網友問計求策,疏理與分析真實民意,為其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在網絡反腐的影響下,各級地方政府及其領導對網絡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利用網絡的觀念在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①《第2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2011
②鳳凰網,《你對〈政府工作報告〉有何看法?》,http://survey.news.ife-
ng.com/result.php?surveyId=10931, 2011-03-25
③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44528.htm#sub1344528
④林景新、 趙玉竹,《大眾麥克風時代 誰將一統(tǒng)江山》[J].《廣告大觀》, 2011(1)
⑤中新網,《兩會反腐話題引熱議 學者建言破解官員監(jiān)督難》,http://www.
chinanews.com/fz/2011/03-08/2891053.
shtml
(作者: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
實習編輯:何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