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學班主任被喻為“班級靈魂”,其一舉一動深深地影響了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成敗,對上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育目標的實現,對下也直接影響了班級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因此,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意義非凡。
關鍵詞 小學 班級管理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小學班主任,既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又是知識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者、傳授者,是溝通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橋梁。作為班主任,必須清楚認識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
1 小學階段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詞典》,這樣定義“班主任”,即“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學生班級工作的老師”。教育部主編的《意見》里也對班主任工作職責作了明確概述:(1)做好班級管理工作;(2)做好班級德育工作;(3)組織好班級集體活動;(4)關注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5)充分利用好教育資源。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智發展情況決定了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繁重和瑣碎,在新形勢下做好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
2 小學階段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義
班主任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既是學校的一名管理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兼顧引導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和發展和履行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義務雙方面的工作。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引導直接影響了班級的安定與團結、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思想品德修養的高低等,也直接關系著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成果。小學班主任作為全面負責和協調班級工作的老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注意方法和技巧,落實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加強學校、學生和家長三方的溝通聯系,努力為學生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氛圍、良好的校內成長環境,全面促進學生的科學發展。
3 小學班主任實施管理工作的方法
3.1 對學生加深了解,因材施教
班級管理簡單點說無非就是按照預定的目標,根據相應的方法和原則對被管理的對象實行有計劃的調節和控制。而要想實現有效的管理,就要建立在對實際情況的全面了解和深刻分析之上。班主任應當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密切關注他們的情感動態。比方說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檔案袋,針對家庭成員的關系、學習的經濟來源、學生的身體狀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進行真實無誤的了解,做出一定的整理和總結,便于在管理的時候,與學生建立起良好有效的溝通。同時,班主任也應當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加客觀和全面地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有了這些了解作為依據,老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方針政策,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使得每個學生都能一展所長,培養起正確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科學合理地發展。
3.2 一視同仁,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長。父母對所有子女的愛是一樣的,班級中也應如此,切勿以成績來定論學生,更不要給他們冠以諸如“優等生,差等生”之類的標簽。標簽效應會給成績不夠優秀的學生造成消極的心理暗示,這樣不利于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培養,也會大大傷害了她們的自尊心,使他們誤入歧途;也會讓成績上稍微占有優勢的學生容易產生沾沾自喜,居功自傲,不思進取的錯誤思想,不利于良好學習心態的保持。因此班主任必須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成績好的學生,既要給予肯定的表揚也要指出缺點和問題,讓學生既能獲得學習的動力也大可不必因此而盲目滿足;成績還有待提高的學生不但要給予積極的鼓勵更要有足夠的重視和關懷,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得到肯定的而不至于過于灰心沮喪。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沒有人會因為他們是學習的弱勢群體而看不起他們,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永遠是大家庭里的一份子。此外,還要積極幫助他們改善學習方法,給每個學困生安排一個學優生作為小師傅,結對學習,從而能讓學困生們的困難得到及時的解決,提高學習效率。 (下轉第233頁)(上接第185頁)
3.3 建立健全班級各項規章制度,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1)進行班干部選舉和培養。全班人人都能參與班干部競選,自愿報名或主動推舉,由民主投票決定。班干部確定以后,老師應充分信任他們,給他們充分的權利,使他們建立起管理好班級的責任心和信心,同時,在班干部出現管理困難的時候,班主任應及時伸出援手,指導他們渡過難關,提升他們的管理能力;為進一步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還可以在班級內開展“我最喜愛的班干部”評選活動、“我給小干部提建議”、優秀班干部評選等活動,在活動中進一步提升班干部為班級服務的意識,提高管理能力。
(2)制定班法班規。為了實現“人人有事可做,事事有法可依”,應制訂符合班級特色的班規。班法班規是用來指導和約束全班同學的法規法則,不應該是由個人或小團體商擬和制訂,應該由全體同學和老師共同商議制訂。老師對于同學們的意見應該認真聽取和思考,然后在班會課上討論通過,并可以讓同學們在實施過程中發現有需要完善的或者不當之處。一旦班法班規形成,全體同學必須要嚴格執行,以維護班規的嚴肅性。如果有誰違反了班法班規,也將依“法”得到相應的懲罰。
(3)完善監督與評價機制。一個班級就是一個社會。要實施依“法”治班,不僅要有“法”可依,還需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家制定的班規班紀能夠有效執行。同學之間的互相監督能確保班規的嚴格執行,同時使學生從小樹立良好的公民意識,維護了每一個學生的班級權利。及時有效的評價能夠調動孩子管理班級的積極性,鼓舞其信心,對于不足者則是一種鞭策。監督與評價是班級民主管理的進一步體現。
3.4 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樹立榜樣
“言傳不如身教”,班法班規不應該是只要求學生去遵守,老師也應該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老師起到的作用,會讓學生更加信服老師,配合老師的工作,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才能更自覺地遵守規章制度,班級的管理工作也才能有效地開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一個班級,尤其是一個優秀的班級,一定是有自己一套好的管理模式,也一定是在好的管理模式下才能帶出優秀的班級。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從根本上掌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實事求是,要全面地了解學生,平等地對待他們,借助學生來管理學生,用學生來影響學生,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是身為老師,要充分做好“領頭羊”的作用,身體力行地去教導學生,用人格力量去轉化他們,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只有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好班級管理的一切事務,班級也才能是學生們成長的樂園,溫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