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較強的時代感,但其教學內容又以枯燥的理論知識為主,空洞的說教就注定會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緊密結合起來,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培養大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社會熱點問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期,錯綜復雜的矛盾,新舊體制的摩擦,不同思想觀念的沖撞,利益格局的失衡,往往成為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所謂社會熱點,是特定時期內備受人們關注、引起廣泛社會反響的國內外重大事件和問題,它可以是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領域內發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突發性個體或群體事件通過不同途徑廣泛傳播后在社會上造成重大影響的現象。
隨著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大大提高了大眾對社會熱點的關注程度,而大學生作為新興媒體的重要受眾,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程度尤其高。但由于多數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處于不成熟階段,對于事物的認識、判斷、分析能力還有所欠缺,再加上部分媒體的誤導,致使部分大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而這些誤區影響著大學生對國情的認識與理解,影響著大學生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認識與理解,影響著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和接受程度,影響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1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引入社會熱點問題的必要性
1.1 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與社會熱點問題是緊密相關的。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來看,社會熱點問題幾乎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尤其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的所有教學內容。每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找到它的理論根源。例如:每年的社會熱點“兩會”,是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相關;臺灣問題是緊扣“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反腐敗問題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相聯系;等等。但長期以來,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性較強,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枯燥,而且學生在中學時期由于高考的原因,死記硬背了大部分理論,導致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理論與實際脫離,照本宣科地一味強調正面教育,對學生關心的重大問題,難以提供有力的說明,對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難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這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無法解決大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困惑。久而久之,大學生們就會覺得課堂上講的內容與現實完全是兩碼事,覺得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毫無用處。這樣的純粹理論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因此,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體性和創造性,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理論的說服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理論教學的效果。
1.2 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但其主要教學目標并不是對大學生填鴨式地灌輸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條文,而是要培養大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正確思考社會問題,培養大學生正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大學生的社會認知和實踐領域不斷擴大,獲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斷增多,他們現在已不僅僅滿足課本上有限的理論知識,而且更加關注課本之外的現實世界。但是,由于多數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成熟,對現實世界存在模糊或錯誤的認識,缺少歷史的、全面的、發展的思維方法,囿于實踐中觀察條件的制約和分析問題思辨程度的限制,因而有時他們在認識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時候欠缺科學和不全面,再加上某些傳媒的誤導,致使不少學生陷入欲求甚解而不得的盲目和苦惱中。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引入社會熱點問題,能幫助大學生培養意識、情感和價值觀,培養大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
2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引入社會熱點問題的途徑
2.1 以社會熱點問題為中心的專題化教學
在現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通常是在理論的講述過程中,引入若干案例,來對理論進行論證、分析。在這些案例中,也有部分是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但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理論為主,案例為輔,社會熱點問題僅僅是理論的補充說明,而且往往為了說明一個理論問題,要用到好幾個案例,因此,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將社會熱點問題全面展開,進行綜合的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引入社會熱點問題的專題教學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地全面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更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理論內容,選定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在課堂上對該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全面地剖析、多視角地審視,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掌握看問題的多種方法。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將社會熱點問題回歸到最本質的理論知識。這樣,就經歷了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過程,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掌握分析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講授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兩會”這一社會熱點問題。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民主”的由來及發展歷程,對中西方的“民主”進行比較,分析每年3月份的熱點——“兩會”,進而引入當下流行的“網絡民主”,等等。讓學生對什么是民主,民主的表現形式等有全面的了解與掌握,最后再進行理論總結,使學生能理解什么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再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講授“樹立家庭美德”中愛情、婚姻方面的內容時,可以引入當下熱議的相親、“裸婚”等話題,對“愛情”、“婚姻”觀念作全面、歷史地介紹與分析,在與學生的討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
這種以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全面剖析的專題化教學方式既可以使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有清晰的認識,也能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更為感性的理解。
2.2 讓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式教學
既然是社會熱點問題,每個人都會關注它、議論它。如果在課堂上僅僅是教師在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講解,學生純粹是做聽眾,那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讓學生發表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溝通,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及時的引導。現在的大學生思想很活躍,對于新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舞臺,讓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大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思維潛能,鍛煉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敢于批判、堅持真理的膽略和勇氣。例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講授“培育職業精神”內容時,引入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的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給予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教師做適當引導,可以調動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
3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引入社會熱點問題應注意的事項
3.1 任課教師必須具有堅定的立場與較高的政治素養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講授社會熱點問題時,一定要具有鮮明的黨性原則、良好的政治素養、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敏銳性,這樣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多元化思潮和多樣化的社會熱點問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正確的導向。如果任課教師只是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含糊其辭地平鋪直敘,簡單地“客觀介紹”,對其中的是與非、曲與直不加以明確地分析,會導致學生聽了不得要領,無法把握方向。
3.2 選擇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講解
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任課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可以從多個角度和維度進行思考和探討的社會熱點問題。任課教師要把握社會熱點問題的來龍去脈,更為重要的是要抓準社會熱點問題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深刻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的本質,說明教材上的理論,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教材的理論真實可信,實現知行統一的教學目標。
3.3 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分析引導
任課教師要著重分析好社會熱點問題的本質,善于擺事實、講道理,引導學生明事悟理、化解矛盾。在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時,應以鼓勵為主,肯定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討論的熱情,但不能隨學生說什么就是什么,或只是對學生的觀點做簡單的綜合或簡單的重復、陳述,而應當有所升華,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從中獲得啟發,有所收獲。
3.4 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熱點問題涉及的學科領域眾多,如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因此,在教學中實現社會熱點問題與教學內容的巧妙結合,必須與時俱進。任課教師不僅要對教材內容做到了然于胸,更要花大量的時間,掌握最新時事動態,關注社會熱點,從中積累真實可靠的時事材料,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分析,通過用心積累和整理,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社會熱點問題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