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老師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不管是上課還是當班主任都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因此,除了要轉變觀念做好任職前的準備、尊重學生、肯定學生、關心學生以外,還應當善于進行總結和反思,通過對一個月、一個學期,乃至對一屆學生管理工作的總結和反思,發現管理的缺陷、改進管理方法、更新管理理念,使自己不斷成熟、不斷進步,最終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關鍵詞 新教師 班主任 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1 做好“任職”前的準備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想當好班主任就必須做好全面、系統的準備工作。
第一,提高認識、認清這一崗位職責。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溝通學校和學生以及家庭和社會共同教育學生的橋梁。
有時我們難免會有這樣的誤區: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在前,“育人”在后;對于一所大專院校來說學生大多已是成年人了,因此班主任工作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然事實并非如此,這類學校的學生大多在16至20歲之間,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他們思想活躍,能夠從周圍環境中汲取營養,也容易為環境所左右;他們渴望成才,有進取心,但韌性不足,遇到困難、挫折容易消沉泄氣;自信心忽強忽弱,既有表現自己才華和知識的強烈愿望,但又承受著應試教育的失敗、對個人發展前景迷茫的心理壓力。針對這些情況,只有通過班主任長期的“育人”,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及職業理想,才能使“教書”更富有成效。因此,作為新班主任首先必須要認識到班主任這一重要崗位職責。
第二,做好理論準備。對于一名新班主任來說雖然沒有任何實踐經驗,但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更多的間接經驗。同時,要注重同本校老班主任的交流,從他們那里學習怎么處理個別學生不出早操、上課遲到,再到喝酒、夜不歸宿等現象;如何幫助班里的“獨行俠”融入到集體中;怎樣讓學生向你敞開心扉;如何引導學生走出各種心理焦慮及恐懼,樹立自信等,進而學習他們符合本學生特點的管理經驗。
第三,全面地了解學生。班級管理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班主任和學生斗智斗勇的過程,因此班主任想在這場“戰斗”中獲勝就必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學生檔案、同家長的聯系、與學生的談話、給學生提供電子郵箱、個人網頁、QQ號碼,讓學生借助虛擬網絡環境發表自己真實的觀點與感受等,以及通過這些渠道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人特長、想要奮斗的方向,盡早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心理上的一些困惑。
2 努力使自己成為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
在我們過去的成長的過程中想必都有這樣類似的經歷:如果某一位老師被我們認可了,那我們就喜歡上他的課了,愿意聽他的話,相反當我們對某個老師有了固定的不良看法時就不愿聽他的話了。對于這些大專生來說更是如此,雖然在很多方面他們還很不成熟,卻往往以成年人自居,竭盡所能想要擺脫父母和老師的管束,叛逆心極強。因此作為班主任只有被學生接受了,其教育的實效性才會越強。
第一,尊重學生。筆者認為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雖說“嚴師出高徒”,但90后的這些學生是打不得,罵不得,重不得,輕不得,苦口婆心又嫌你煩,而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不犯錯時不可能的,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要教育和引導而不是一味的批評,使學生認為自己已無藥可救了;不能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更不能用學生身上的不足、缺點去侮辱學生。
尊重學生要努力構建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一方面由于受長期以來“師道尊嚴”的影響,另一方面新老師為了樹立威信有意無意中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面對自己的學生,威風凜凜。然而在兩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刻體會到:班主任的威信來自廣博的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崇高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真誠、愛心、無私奉獻的情感、以身作則、以及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因此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肯定學生。大專院校的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較差,心理上有自卑感,這個時期尤其渴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理解和肯定。能夠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所以班主任要在平時的工作要煉就一雙慧眼,少批評多肯定和鼓勵,特別是后進生。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皮格馬利翁效應了。
第三、關心學生。讓學生接受自己,就必須得心系學生;想學生所急、謀學生所求,要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對他們實實在在、發自內心的關心。作為班主任要經常深入學生實際,了解學生面臨的實際困難。
3 把握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幾個“度”
“度”這一哲學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不管做任何事情我們都必須要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火候”,否則就會很容易出現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等現象,班主任工作也同樣如此,對于一個新班主任來說我認為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度”。
第一,師生距離的度,不管是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還是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要與學生拉近距離。筆者認為要與學生拉近心理距離,但在表面上應該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對于年輕的新教師來說由于年齡相仿,很容易和學生成為朋友,但是如果朋友之間的“度”掌握不好,就不太對你言聽計從了,認為自己就有一種特權,這對班級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時我們應該有意地“隔離”一些學生,因為隔離產生距離,由于距離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神秘感,也很難推測老師的想法,從而不敢有一些違紀行為。
第二,胡蘿卜和大棒之間的度。胡蘿卜加大棒是現代企業的一種管理方法,它源自于一個故事。是指用激勵和懲罰兩種手段誘發人們所要求的行動。胡蘿卜與大棒的作用是為了獎勵先進,懲罰偷懶、工作不認真的人,提高工作積極性,樹立良好的風氣。
綜上所述,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是能夠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陽光心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使學生由他律變為自律。因此,除了要轉變觀念做好任職前的準備、尊重學生、肯定學生、關心學生以外,還應當善于進行總結和反思,通過對一個月、一個學期乃至一屆學生管理工作的總結和反思,發現管理的缺陷、改進管理的方法、更新管理理念,使自己不斷成熟、不斷進步,最終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