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在我國現階段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得到大力提倡。本文結合房地產專業教學實踐,通過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工作思路和關鍵環節進行闡述,旨在為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 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 房地產專業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總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職業教育在長期的探索中提出的。
隨著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房屋私有化程度的不斷上升,也加快了對高素質房地產從業人員的需求。因此,為順應時代的發展,部分高職院校也相繼開設“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等相關專業。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更好的培養房地產專業應用需求型人才,結合高職專業教學實踐,對工學結合的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1 確定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1 行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分析
房地產業是指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的行業。近年來,房地產發展迅猛,已成為一個城市或地區主要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對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十分明顯,它總是與市場購買力、市場需求以及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質量聯系在一起。①2008年席卷全球的全球金融危機給房地產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從長遠來看,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還遠未結束,大量外來人口流入城市,這就導致了對房地產的剛性需求。在這種國情下,房地產業必然從蕭條走向繁榮。雖然近期在政府控制房價、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強土地控制、信貸控制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陸續出臺的背景下,房地產業逐漸回歸理性,但這不能改變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房地產業依然被看作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帶動性。
根據中華英才網2010年下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IT服務、計算機軟件、電子商務等行業居人才市場需求的前列,但從職位需求數量上看,位次上升最快的卻是對房地產專業的人才需求。房地產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目前的從業人員來自建筑學、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土木工程、投資類等專業的人才居多,而來自真正受過房地產專業教育的人才卻很少,且一些高端人才奇缺,如:獨立操作品牌項目的總經理、房產項目和產品定位專業人才、項目策劃和營銷策劃的中高級人才、具有資本運作經驗的人才和商業地產方面的中高級人才等。
1.2 人才培養目標確定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形成學生的職業能力,準確的專業培養目標可以作為課程設置和改革依據。通過對人力資源市場的時常關注,從開設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數量、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技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分析,進而確定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同時還要依據行業和勞動主管部門發布的各種職業資格技術等級標準重新認定培養目標,這樣可有助于是培養目標更加具體化、更加有針對性。
房地產業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兼具工程、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多學科知識的復雜性專業。②以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為例,根據合肥市各人才市場需求情況、就業情況和行業、勞動主管部門發布的各種職業資格技術標準認定情況,目前合肥市各高職院校該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技術方向上主要培養房地產估價、物業管理和房地產營銷等方面的人才,且培養目標在層次上也由以往的單一能力培養上升到涵蓋計算機、外語、語言文字表達、創新、專業等多目標綜合能力的培養。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也就要求隨著培養目標和培養層次的實時變化而變化。
2 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房地產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即構建體現職業能力的科學課程體系。在符合職業能力形成規律的同時兼顧個人自身的發展,這樣既提高了個人的綜合素質,又可以提高適應行業發展的社會能力。
2.1 課程設置框架
以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為例,針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一線大量的技能崗位工作內容調查和能力分析,提取相關知識和技能加以整合,確定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的幾個核心學習領域(核心課程),也確定了各核心學習領域的具體學習任務。按照職業能力的形成和教學的認知規律,構建了層次目標明確的、體現職業教育規律特色的課程體系框架。
2.2 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改革需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以技術和工作過程知識為主替代以學科邏輯順序化的教學;以房地產企業生產實踐為基礎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與各相關職業資格考證相對接。通過研究各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和標準并融入教學,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可實現專業知識課程與職業資格考證一體化。這樣可使學生同時獲取課程學分和職業技術資格,節約了課時,避免了重復培訓,提高了學習效率。課程設置框架和專業課程見表1。
表1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課程設置框架和專業課程舉例
2.3 專業選修課程和人文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可以對專業課程進行良好的補充,力求在深度和廣度上擴充本專業知識。
對那些對專業異常感興趣的學生來說,通過專業選修課程的學習,無疑可以對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的全面提升。
此外,科學構建課程體系還體現在與素質教育掛鉤,把人文課程充實進來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職業院校房地產專業應盡可能多地增加語言智能、邏輯智能、人際關系智能等方面有利于發揮學生智力特長和適應能力的課程,使他們更好地獲取“展示自我”的能力,以提升今后工作中的自信心。
3 工學結合下的職業技能訓練
3.1 職業技能訓練過程設計
課程學習后,為了使學生對專業知識加以鞏固,提高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更好地接受企業文化,在工學結合的模式下按照工作過程導向進行設計,以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為例,訓練項目按工作過程順序可圍繞房地產投資策劃、房地產開發經營、房地產經紀、房地產估價、物業服務等過程一一展開。
3.2 職業技能訓練的內容設計
以上述5個工作過程中的相關崗位工作為導向,劃分5個模塊,依據各崗位工作的典型工作過程,設置的訓練項目可包括房地產市場調查方案及調查報告、編制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依據設置的訓練項目,讓學生采取市場調查、網上搜索信息等方法收集資料,再進行模擬編制文件、報告,模擬談判和交易以實現“情景再現”。綜合性的職業技能訓練不是簡單的情景模擬,重要的是促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在校內的“情景再現”轉化為職業技能,③并通過這些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
3.3 職業技能訓練效果的評價
在職業技能訓練過程中,由各模塊涉及的專業教師為指導老師,指導老師應通過訓練及時鼓勵學生專業學習的成果,提高其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以及培養團隊意識、團隊合作精神、社交管理能力,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并通過評價認識和學習對方的優勢。通過指導老師的實時指導,使學生高效地完成訓練任務和目標,增強對技能訓練的理解。訓練完成后,指導教師對每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不僅要反映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更要從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職業道德三方面體現職業綜合能力的變化和提升。
4 加強保障,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4.1 加強學校與行業協會、企業和兄弟院校的合作
學校可直接加入行業協會,也可通過學術交流、畢業生實習、教研活動等環節加強與房地產行業學會、兄弟院校建立良好的協作與交流關系,共同探討房地產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同時借鑒他們的行業從業經驗,④為學校與房地產企業的交流合作搭建重要的平臺,也為工學結合的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q基礎,實現教學質量和專業發展的雙提升。在上述活動中,教師通過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可以更加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為教學改革提供依據,還可以為學校和企業提供人才供需信息,更好地建立學校與行業協會、企業的合作關系。
4.2 提高教師素質,構建靈活的學分制
高素質的房地產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保障。這是一項難度大、耗時長的系統工程,專業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方法,不僅要教會學生專業知識技能,還要能夠獨立與房地產企業人員交流,勝任企業技術培訓的工作。
靈活的學分制具有一定的彈性優勢,在實施工學結合的模式下,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根據具體的情況對學生核算學分,判斷學習成效,有利于工學結合模式的順利推進。
4.3 科學制定、建立相關管理制度
任何模式的順利推進、實施都必須有科學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通過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教學評價和跟蹤反饋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科學建立,⑤結合企業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使房地產專業工學結合的教學過程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