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的夏天,沒有哪一個行業能比光伏產業更能體會死亡臨近的威脅。
9月上旬,歐盟將就德國多家光伏電池組件企業所提出的對華光伏雙反調查申請進行表決,業內人士稱,若歐盟做出不利裁決,將導致超過七成的中國光伏企業迅速倒閉。
在中國商業進程中,光伏產業的遭遇自然不是“孤本”。而作為商業社會中的個體,有時候企業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無論是自身的運營、行業的變化,抑或是政策的變遷,都無時無刻為企業帶來生存的考驗。有時候,企業的命運就像是雜耍者手中的雜耍球,它的運轉軌跡是一個接一個的拋物線,盛衰交替是一種必然,如果固守成規不在適當的位置給予力道的改變,那么等待它的就只有墜地的結局。
01高增長導致預判失誤凡客誠品大庫存拖垮資金鏈
挑戰指數:★★★
“愛網絡,愛自由,愛晚起,……我是韓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樣,我是凡客。”
2010年,依靠成功的廣告營銷,凡客在用戶數、銷售額和二次購買率等關鍵性指標上的業績幾乎天天都是“漲停板”。艾瑞提供的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凡客誠品的銷售接近20億元,同比增長300%。由于“凡客體”營銷效果的滯后性,直到2011年第一季度,凡客依然保持了同比300%的收入增幅。
那時誰也不曾想到,2010年以“火箭速度增長”的凡客誠品,在2011年卻陷入了失控的邊緣。IPO推遲、資金鏈斷裂、元老離職……一連串的問題讓凡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錯誤的預判、龐大的庫存是凡客誠品走向危機的“原罪”。面對當時電商領域的空間繁榮,加之自身爆發式的增速,凡客誠品管理層認為2011年“銷售額突破60億元、力爭達到100億元指日可待”。各個部門開始比著賽地進人,業務部門比著賽地擴充品類。僅僅六個月,凡客的員工就從年初的3000人擴張到了12000多人。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凡客2011年的庫存至少有十幾個億。
龐大的庫存很快拉垮了凡客誠品的資金鏈條,CEO陳年在2012年年會上公開“認錯”,稱凡客誠品的挫折源于管理層“頭腦發熱、決策失誤”。
對于凡客誠品,2012年是敏感而關鍵的一年,也是不容錯失的一年。
02求快心切執行脫節比亞迪 急不來的新能源
挑戰指數:★★★★
王傳福一向是個“和時間賽跑”的人,他激進的經營策略成就了比亞迪汽車昨天的奇跡,而這種一貫的“快”打法,卻也為新能源汽車的“宕機”埋下了伏筆。
重銷售輕研發的比亞迪汽車一直難脫“山寨”的嫌疑,而核心技術的缺失不僅僅是比亞迪,也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軟肋,因此,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中國車企全面超越歐美的最好機會。在傳統汽車領域始終處于邊緣的比亞迪想利用新能源汽車迅速搶占市場的渴望尤為迫切,不過這次幸運女神并沒有站在比亞迪一邊,對新能源汽車的急于求成以及對新能源的過度偏重讓比亞迪在發展的路徑上亂了節奏。
一心求成的王傳福低估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門檻,對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而言,無論是動力電池、電控、電機……核心技術水平和質量都需要有一個重大的提升。比亞迪花了幾億投資了一個電池廠,幾年過去了卻依然沒有實現產業化,這一次,王傳福的“快”不得不在技術瓶頸面前停住了腳步。
新能源遲遲不能“上位”,傳統汽車造血能力不斷降低,加之經銷商退網、大規模裁員、股市大跌、高管大額套現等一系列沖擊,比亞迪似乎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被“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形容為“發明家愛迪生和經營鬼才杰克·韋爾奇的混合體”的王傳福,這一次能夠拯救比亞迪嗎?
03轉型還是斷臂黑莓面臨痛苦抉擇
挑戰指數:★★★★
被投資機構認為“無藥可救”的黑莓仍在做翻身的努力,這一次他們將賭注押在了黑莓10。然而外界并不看好,各大媒體已經開始為黑莓準備后事了。
2001年,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在美國通信設備幾乎全線癱瘓的情況下,黑莓手機仍然能夠正常無線互聯,美國國會在休會期間為每位議員都配備了一部“Blackberry”,自此黑莓成了隨時在線的代名詞,也成了人脈廣闊和志向遠大的象征。
但如今黑莓的表現每況愈下。產品遇冷、信任危機、被收購的傳言四散,2011年初,RIM市值超過300億美元,如今僅剩70億美元。現市值與其最鼎盛時期的800億美元相比不到1/10。
曾經,安全性高、保密性強和系統穩定,傳送信息時受到的干擾較小,是黑莓最大的長處,但是在快速變革的時代中,固守在自己優勢領域的黑莓發展思路漸漸與大眾的需求相脫軌。
近日,RIM又宣布裁員5000人,并計劃削減10億美元的開支。有消息稱RIM正考慮將公司一分為二,將經營困難的手機制造部門分拆出售。
史蒂夫·喬布斯在2010年底就對RIM做出分析稱,“他們必須從熟悉的領域轉向不熟悉的領域,并嘗試成為一家軟件平臺公司。”
無論是斷臂出售還是痛苦轉型,RIM面對的都是一個未知的將來。
04「大而全」路上喪失核心雅虎 緩慢衰落的「四不像」
挑戰指數:★★
8月10日,有報道稱雅虎新任CEO瑪麗莎·梅耶爾已經啟動了對雅虎的戰略評估。根據梅耶爾的計劃,對于從阿里巴巴集團獲得的資金,雅虎將至少利用其中的一部分來改進現有產品,開發新產品。
雅虎曾是網絡Web1.0時代的翹楚之一,如今卻面臨員工出走、核心業務不順以及定位不明等諸多問題。在過去的3年中,雅虎先后有過5名CEO,每位CEO都反映出雅虎在身份認知上的迷茫,雅虎究竟是一家媒體業者,還是一家科技公司,抑或是一家搜索公司?
雅虎最初是一家導航網站,但隨著雅虎的業務不斷擴張,并成為了領先的門戶,為用戶提供各種所需的內容,導航業務逐漸退居幕后,雅虎的核心業務逐漸演變成沒有核心業務,眼睜睜地看著不同門類的“競爭者”瓜分著自己的市場份額。雅虎的危機不是瞬間崩塌,而是逐漸被侵蝕的,這也讓管理者更加難以入手。如果雅虎在一夕之間衰落,CEO或許還能采取更為激進的戰略轉型,但是在雅虎的案例中,此舉卻可能會進一步疏遠龐大的用戶群體。因此,雅虎的重點一直是保持現狀,并逐步改善現有產品組合。但這種策略根本無法催生出具有強勁生命力的產品,因此雅虎一直在緩慢衰落。
直至今天,雅虎仍有數億用戶,這至少可以確保雅虎仍有時間和機會,或許梅耶爾可以帶領雅虎找到最終的出路,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難度很大。
05創業者與資本方奪權雷士照明 內耗在博弈中持續
挑戰指數:★★★
“我正在走程序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很快!”2012年8月15日,吳長江在微博上如此寫道,有媒體報道稱吳長江表示將以大股東身份“回歸”。在雷士照明這場創業者與資本方的博弈中,盡管劇情又有了新進展,卻也意味著這場爭斗并沒有那么容易落幕。
2011年7月21日,雷士照明引入法國施耐德作為戰略投資方。自此之后,雷士照明紛爭不斷:“董事長辭職”、“經銷商逼宮”、“工廠停工”。
在這場奪權大戰中,最令人擔憂的卻是沒有了吳長江這位企業領軍人物后,雷士照明這一業內龍頭品牌與企業的最終命運。
事實上,從吳長江離開雷士照明的第一天開始,雷士照明的命運就已經直轉急下。吳長江的突然辭職導致公司股價大幅跳水,僅當日跌幅就已達到20%。7月13日雷士照明停牌,至今尚未恢復交易。“挺吳派”數次“逼宮”,要求董事會恢復吳長江職務,而閻焱一方則是能拖則拖。
日前,該企業多達8成的上游供貨商在信心不足的情形下實行“斷供”,企業內部員工與高管也紛紛萌生去意。在上游“失火”的同時,雷士照明下游環節也開始出現問題:經銷業績較往年下滑3~5倍,經銷商隊伍“軍心渙散”。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雷士照明內部紛爭繼續“懸而不決”,將危及其行業“龍頭企業”的地位。
06高負債挑戰資金鏈綠城現經營短板
挑戰指數:★★
自2011年秋季以來,綠城一直被低氣壓籠罩,從“海航求購綠城”到“房地產信托業務受調查”,再到11月初的“被破產”,盡管綠城手中握有900多億的可售房源,但是高達163%的負債率以及322億銀行貸款壓得綠城喘不過氣來。雖然在樓市上行時期高負債并不是問題,但是一旦樓市下行、銷售回款不暢,高負債隨時會壓垮資金鏈。
在此次危機中,綠城此前被高歌猛進的發展所掩蓋的弊端暴露無遺。綠城的房子全部集中在中高端,單一的產品線造成了較大的風險。而營銷上的短板也成為綠城的硬傷,綠城的基調就是以品質取勝,不重視營銷。這很容易在行業爆發時期跑贏大市,但是在逆境時很難突破。就連綠城內部人士也稱,之前的好形勢把他們“慣壞了”,銷售人員欠缺開拓新客戶的能力。
近日,招商證券分析了綠城目前的資金情況,經過一系列的項目處置以及和九龍倉、融創合作,終于將負債率大幅降低至55%左右。對于一直神經緊繃的綠城而言,也總算可以松一口氣了。
經此危機,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稱自己的心態有了很大變化,“早兩年要賣項目,我心里很不情愿。現在萬一形勢不好,我可以從從容容把項目賣掉兩三個。”在業內一直有說法稱宋衛平不像商人,過于“理想主義”。如今,學會了如何賣房子的宋衛平似乎更有機會帶領綠城走出危機。
07信任危機改寫企業命運奧林巴斯被財務丑聞綁架
挑戰指數:★★★★
奧林巴斯的命運因一樁財務丑聞而徹底改寫。
2011年11月,奧林巴斯發布公告承認20年間隱瞞投資虧損高達13億美元,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公司財務丑聞。受此丑聞影響,奧林巴斯市值蒸發了65億美元以上,甚至引發了這家有著90多年歷史的企業的生存危機。
直至今日,因丑聞而帶來的負面影響仍未消散。奧林巴斯201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運營利潤為2705萬美元,同比降低60%。
4月20日,奧林巴斯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確定了奧林巴斯新的經營層。新任奧林巴斯株式會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笹宏行表示,將對經營體制進行根本性革新。
如何恢復外界信心,是奧林巴斯面臨的最大挑戰。除此之外,如何緩解資金壓力也成為奧林巴斯迫在眉睫的問題。“近期有必要增資約500億日元(約6億美元)”,笹宏行在6月8日發布5年經營計劃時表示,將“在確保經營獨立性的范圍內接受出資”。
有知情人士稱,奧林巴斯正在與包括富士膠片、索尼在內的日本公司進行資本合作談判,試圖填補已經遭受去年審計丑聞耗盡的資產負債表。如果500億日元注資計劃順利完成,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其生存危機,而要徹底擺脫丑聞的陰影,奧林巴斯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08賣人力不如賣品牌代工企業「進化」危機
挑戰指數:★★★
近日,阿迪達斯將關閉中國工廠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阿迪達斯曾公開回應關閉中國工廠并不會影響其在中國的300家代工廠。然而,就在阿迪達斯作出回應后不久,東方衛視《東方新聞》播出消息稱,阿迪達斯突然和其代工企業終止合作并將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陸續解除代工協議,終止合作。300家代工廠約30萬工人即將面臨失業的危機。
阿迪達斯代工廠的危機也為中國的代工企業敲響了警鐘,由于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通脹壓力加大等多方因素,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開始把工廠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地方。而對于那些仍停留在低級代工階段的企業而言,喪失了人力成本優勢,等待著他們的只能是倒閉的命運。
代工廠困境或會引發一些問題,這是多年來經濟轉型的必然結果,也是產能過剩的無情淘汰。對于代工企業而言,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韓國的代工企業轉型過程中,三星、LG無一不是逐步在模仿中創新才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如何從代工走向品牌道路,成為中國代工企業必經的磨練。
事實上,中國也不乏代工企業成功轉型的例子。在亞洲金融危機以前,安踏和晉江的許多鞋企一樣為跨國公司生產運動鞋,是一個普通的代工工廠,年銷售額僅幾百萬元,利潤小得的可憐。面對國內市場的巨大空間,安踏總裁丁志忠確定了打造自主品牌,開拓國內市場的思路,面對幾乎被歐美品牌壟斷的市場,安踏在品牌宣傳上做足了功課,與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簽訂協議,聘請世界冠軍孔令輝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并從國內中小城市入手、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網絡。1999年廣告推出后,安踏成功建立起品牌知名度,而孔令輝在2000年雅典奧運會成功奪冠,更是讓安踏訂單如潮涌。
大到IT、汽車、電子等OEM零部件代工領域,小至衣物、鞋襪等日常用品行業,“非中國制造”變得越來越多,外資品牌代工“遷徙”潮已經不可逆轉,目前,歐美品牌逐漸將中低端訂單進行轉移,高端訂單的撤離仍需要一段時間,而這也是留給代工廠最后的“機會”。
09「大躍進」埋下危機伏筆光伏產業集體受困
挑戰指數:★★★★
8月7日,美國投資機構Maxim Group最新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這一消息徹底擊垮了市場對中國光伏本就脆弱的信心,股價大跌,貸款縮緊,破產聲音四起……一切可以想到的連鎖反應都接踵而至。
然而,這并不是最后的噩耗,歐盟就德國多家光伏電池組件企業所提出的對華光伏雙反調查申請,將于9月上旬進行表決。而這或將成為壓死中國光伏產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有接近358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出口,其中60%以上是輸送至歐洲市場。而最新的2012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各企業光伏組件出貨歐洲的比例分別為:尚德電力占總出口的44%、英利占65%、天合光能占89%。作為占據了全球光伏裝機容量70%的第一大市場,歐盟“雙反”最終是否立案,將關系到中國光伏產業的生死存亡。
作為中國光伏企業的代表,尚德的境況似乎更為窘困。繼卷入反擔保騙局之后,尚德在美國又遭到兩起集體訴訟,被指發布虛假和誤導投資者的財務和經營狀況信息,尚德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低于每股1美元。8月15日,尚德宣布施正榮卸任CEO,其職務變更為執行董事長兼首席戰略官。業內人士稱近期施正榮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此次職務的變更不排除他想借此以退為進。
彭博社數據顯示,28家投資機構的分析師中,有18位將尚德的股價評級定為“售出”。破產重組似乎成為尚德的惟一出路。
尚德破產傳言背后,凸顯出中國光伏行業整體的不景氣。自2005年無錫尚德在美國上市以來,中國光伏產業規模以驚人的速度增長,2010年起更是迎來了“大躍進”的擴張狂潮。201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約27GW,而中國的產能竟達到了50GW以上。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產品價格低廉、資金鏈條受損嚴重、國際市場受阻,中國光伏企業正集體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困境。產業結構的調整速度以及開發國內市場的力度,將成為他們能否在這一輪行業洗牌中生存下來的重要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