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周杰倫的《本草綱目》讓多少年輕人記住了一串草藥的名字?“馬錢子決明子蒼耳子干藥蓮子,看我抓一把中藥,服下一帖驕傲……這些老祖宗的辛苦,我們一定不能輸。”
在御源堂中醫診所創始人徐文波看來,這就是符合時代需要的中醫傳播方式——懂得最民族最傳統的東西,同時具備與世界交流的能力,這樣的傳播者越多越好。古老中醫需要新鮮空氣和血液,或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地在傳承中讓古老中醫煥發青春。
因為傳統的開診所坐診已經不能滿足中醫在新時代下基本的生存需求:行業勢弱,微薄收入留不住人才,沒有人才來振興產業,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不只是中醫一個老行當在新時代陷入困境。與中醫同樣歷史綿長的農業,也面臨窘境。日益發達的農業科技成了一把雙刃劍,讓自然健康的食物成了不常見的奢侈品。化肥、農藥、激素、轉基因,這些駭人的字眼總是與農產品如影隨形。
這些古老的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它們在與時俱進的碰撞、改良、裂變之后,也正在演繹出別樣風光。
當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一批眼光敏銳的民營中醫診所抓住時機,從健康管理入手,在商業模式、傳播模式,甚至診療技術上,對中醫進行一次全面的革新。
人們對自然和健康的渴望,也成了一些有志之士讓農業改變傳統作業的契機。有機農業用回歸自然的耕作方式,與高端的生活態度和消費方式接軌,玩起了與愛馬仕、香奈兒比肩的潮范兒。
越是古老的行當越是需要借助新鮮動力才能重生。時代的弄潮兒適時把住了這些老行當的脈,他們在對古老事業的滿腔熱情中又傾注了一份精益求精的執著,他們既不忘本又靈活演繹,試圖跳出原有的條框,混搭生存。這種混搭從外表看是行業內外人士的交融,實際上卻發揮了自身優勢將老行當的根本路徑延續,擴展自身的生存空間。
每個時代的產業更迭中都只有跟隨時代演進才能獲得生機。它們不管是尋求新商業模式,還是與愛馬仕比肩,都是在以時代為布,量體裁衣。對于許多同樣意存久遠的老行當來說,這是一把打開新出路的萬能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