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本本主義》這篇光輝文獻,深刻闡述了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明確提出了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在黨的思想建設史、中國革命和建設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研究中國國情,立足于國情,走自己的道路,是我們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前提。因此,認真學習《反對本本主義》,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反對本本主義》的發現經過
毛澤東歷來十分重視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當作是了解社會、制定政策、指導中國革命的前提和基礎。1930年5月,毛澤東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尋烏縣進行調查的同時撰寫了《反對本本主義》(原題為《調查工作》)一文。這是一篇閃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光輝的馬克思主義重要文獻。1930年8月,在紅四軍和中央革命根據地曾有油印本、石印本流傳,可惜后來均因戰事而散失。因此,毛澤東在延安時期親自主編的《農村調查》、《六大以來》,以及后來出版的各種版本的《毛澤東選集》,均沒有收入這篇文章。1951年,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主持編輯《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時,也只能付之闕如。
1959年,當時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從福建龍巖找到了《調查工作》的石印單行本,末頁上印有“特委1930.8.21翻印”字樣。分析起來,這很可能是由當時的閩西特委翻印的。對于這篇文章的重現,毛澤東十分高興。1961年1月,毛澤東不僅仔細改正了文中的錯別字,并改名為《反對本本主義》,還親筆作了批示:“這是一篇老文章,是為了反對當時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那時沒有用‘教條主義’這個名稱,我們叫它‘本本主義’。寫作時間大約在1930年春季,已經30年不見了。1961年1月忽然從中央革命博物館里找到,而中央革命博物館是從福建龍巖地委找到的。看來還有些用處,印發若干份供同志們參考?!?961年3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他回憶了這篇文章的寫作經過,深情地說:這篇文章是經過一番大斗爭才寫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反對當時紅軍隊伍中的官僚主義。他說他對自己的有些文章并不喜歡,而對于這篇文章卻是十分喜歡的。他還寫道:在寫《調查工作》這篇文章之前,“先寫了一篇短文,題名《反對本本主義》,是在江西尋烏縣寫的。后來覺得此文太短,不足以說服同志,又改寫了這篇長文,內容基本一樣,不過有所發揮罷了。當時兩文都有油印本。”可惜的是,《調查工作》雖然發現了,但毛澤東所說的《反對本本主義》的短文卻始終沒有找到。因此后來準備公開發表《調查工作》一文時,毛澤東便把它的題目改為《反對本本主義》。
《反對本本主義》最早是在1964年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中公開發表的。后來又收入了1982年12月出版的《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和1986年8月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等著作。1991年《毛澤東選集》出版第二版時,特地補選了這篇文章。這是《毛澤東選集》第二版中唯一補選的一篇文章。
《反對本本主義》之所以深得毛澤東的喜愛,是因為它在我們黨的調查研究理論與實踐、在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反對本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及作用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的斗爭中,從來就反對離開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去研究馬克思主義。早在1920年初,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就堅持了這樣的思想:作為中國人,關于中國這個地盤內的情形,不可不加實地的調查研究。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為了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武裝斗爭的具體道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在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中,毛澤東把調查研究提高到肅清唯心觀念和實現對革命正確指導的高度上來加以認識和闡述,提出了克服唯心觀念的兩個具體方法:一是教育黨員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去作政治分析和階級勢力的估量;二是使黨員注意社會經濟的調查和研究,由此來決定斗爭的策略和方法。這兩個方法所強調的中心思想,實際上就是要正確地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的關系,蘊含了關于黨的工作指導上的思想路線問題,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先聲。當然,應該指出,古田會議決議本身尚沒有也不可能直接地、明確地提出和表述黨的思想路線問題,這一理論任務是由隨后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來完成的。
《反對本本主義》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把黨的思想路線表述為“共產黨人要堅持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這是對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初步概括和表述。根據這一思想路線,毛澤東提出正確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之間關系的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庇纱丝梢姡斗磳Ρ颈局髁x》所倡導的這條思想路線的特點是:“不唯上”,“不唯書”,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
黨的思想路線的初步提出,是我們黨邁向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極為重要的一步,是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大為提高的表現。沒有這種覺悟的提高,就不可能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提出中國革命的新的科學結論,就不可能產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勝利的中國革命道路理論,因而最終也不可能有中國革命的勝利。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反對本本主義》是中國革命思想史上的一篇重要的著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論意義。
《反對本本主義》不僅提出了共產黨人要堅持從斗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而且闡明了貫徹落實這一思想路線的方法和途徑是調查研究。在這篇文章中,毛澤東鮮明地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樣一個著名的口號,并從認識論的高度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說明,指明了調查研究就是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他言簡意賅地表述了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思想,即“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在中國革命斗爭實際中,調查研究不僅具有方法論的意義,而且體現了群眾路線的基本思想。人民群眾既是實踐的主體,又是認識的主體。因此調查研究的過程,一方面是從群眾中來,向群眾尋求真理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到群眾中去,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反對本本主義》正是從調查研究與群眾路線的有機統一出發,科學地闡明了其在黨的思想路線形成過程中的重大意義。
需要強調的是,《反對本本主義》不僅在調查研究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初步提出了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基本思想,而且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著名論斷,初步闡述了獨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三個基本點的雛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社會性質和革命特點都有極大的特殊性,不了解或者很少了解中國革命的外國同志,是不可能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的。因此堅持由中國同志獨立自主地認識中國國情,獨立自主地領導中國革命,便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反對本本主義》針對當時黨內和紅軍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的決議和蘇聯革命的經驗神圣化的傾向,尖銳地批判了“那些具有一成不變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樂觀的頭腦的同志們”,指出他們坐在房子里,以為“只要遵守既定辦法就無往而不勝利”的天真想法,“完全不是共產黨人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完全是一種保守路線”,一種本本主義的路線。毛澤東敢于如此明確地闡述獨立自主的思想,充分反映了他的偉大革命膽略和科學的求實精神的高度統一。
無疑,《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是我們黨的歷史上和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的一篇重要的歷史文獻。它初步明確地提出和表述了黨的思想路線問題,涵蓋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之所以把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并列在一起,作為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其源也蓋出于此。
《反對本本主義》不僅在中國革命斗爭的實踐中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而且在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也煥發出了現實主義的斗爭精神。1961年,毛澤東正是借著這篇失而復得的重要文章,開始在全黨重申調查研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努力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左”傾錯誤。當時,他曾這樣解釋說:這篇著作講的是民主革命的問題,但中心點是講要作調查研究,所以仍然有用。1961年3月,毛澤東將剛剛發現不久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印發給在廣州參加會議的中南、西南、華東三個地區的中央局和省市區黨委負責人,讓他們好好學習。在隨后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他又詳細介紹了這篇著作,重申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就在這次會議上,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工作問題給各中央局、各省市區黨委的一封信,要求縣以上的領導機關都應當聯系最近幾年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深入學習和討論《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同時要求縣級以上的領導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訂出制度,形成風氣。無疑,這對于糾正“左”傾錯誤,克服三年經濟困難,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澤東不僅重申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而且根據社會主義建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一步強調了堅持獨立自主的重要性。他曾特別提到文中的第六個問題,即“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問題,富有遠見地指出:“第六段我看現在用處不少,將來也用得著?!?/p>
《反對本本主義》所強調的研究中國國情,走自己發展的道路,這是來自對中國革命斗爭經驗的總結。中國革命是極其艱巨復雜的,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社會矛盾以及由此而規定的階級關系、革命動力、對象和進程等,既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所分析的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的西方國家,也不同于列寧所分析的俄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靠的就是“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信念,才逐步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的。
研究中國國情,立足于國情,走自己的道路,這也是我們順利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基本前提。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建設和改革中的成功與挫折,都可以從是否立足于國情、走自己的發展道路方面找到原因。正因為如此,認真學習《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所體現的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和獨立自主的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反對本本主義,研究并立足于中國國情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們黨的工作重心和工作任務跟過去相比,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許多新的情況、新的事物需要我們去了解、去認識。而認識這些新的情況、新的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調查研究?!皼]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毛澤東在80多年前告誡人們的至理名言。它對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同樣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我們要繼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真正認識到只有實事求是地進行調查研究,才能夠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政策,并貫徹落實下去。在當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例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科技進步和創新、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新農村建設,等等。對于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在“無先例可循”、“無經驗可依”、“無經典作家論述作根據”的前提下,必須始終堅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地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像毛澤東當年一樣把實際調查放在第一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制定出正確、切實可行的方針政策;要在全面掌握客觀情況的基礎上,運用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研究手段,從新的高度研究問題,得出新的看法和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創造性地推動工作。
其次,要特別注意針對當前深化改革過程中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為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作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越深入,獲得的材料越豐富,越能把握時代的脈搏。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要注意選擇典型,善于解剖麻雀,深入了解情況,防止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要有一股調查研究的擠勁、鉆勁和韌勁,深入細致,開動腦筋,改進方法,提高水平;要多搞一些專題調查、少搞面面俱到的跑面調查,多搞蹲點調查、避免“走馬觀花”,多搞直接調查、少搞間接調查。總之,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要注意了解群眾實際,關心群眾生活,解決群眾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攻堅時期。轉型已成為當今政府和企業共同的重大使命。為了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要求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進一步認真學習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關于調查研究的理論,繼續發揚我們黨注重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深入實際,體察民情,正確反映群眾的意志和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
(作者為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