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世界著名經濟學家,2008年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資深副行長。他曾是臺灣軍官,1979年駐守福建金門時泅渡海峽投奔大陸,從美國求學歸來后成為著名學者,是經濟學界的傳奇人物。
Q:越來越多國家融入世界經濟會不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
A:高收入國家經濟增長得很慢,所以中國的出口增長也會慢慢放緩。但中國國內也存在著通脹壓力,因此中國經濟可能達到甚至超過預期的增長率。
Q: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能否復制?
A:我從來不認為經濟增長模式可以復制,因為每個國家所擁有的具體機遇不同。我認為無論是中等收入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能復制中國模式,但它們都可以學習一些好的經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Q:你是否將宣傳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視為你的使命?
A:不是,我可沒有這么大的野心。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也有,但我認為,只要你有動力有抱負,那么你就能解決問題并且創造機遇。
Q:你如何看待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這件事?
A:我們需要區分長期目標和短期挑戰。現在我們面臨的最緊迫的挑戰是保持中國經濟增長的活力以及對全球經濟復蘇做出貢獻。所以中國政府出臺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以應對經濟危機,同樣中國還需要繼續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增長。
Q:將來人民幣是否有可能成為全球儲備貨幣?
A:這并不是中國自己能決定的事情。人民幣要想成為儲備貨幣就必須被其他國家接受。我認為中國需要在許多方面進行改進,包括國內金融體系、社會經濟基礎建設以及人均收入水平。
Q:世界銀行如何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傳授中國經驗?
A:任何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是一個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產業多元化和結構轉型的過程。經濟結構轉型是必然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生產結構、基礎設施、法律體系以及金融體系也會相應地得到改進。
Q:你認為應該從哪里開始改進?
A:一個國家無法僅靠企業家就完成結構轉型,政府應該幫助他們。政府需要調控市場,保證改革能夠又好又快。
Q:中國應該如何解決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
A: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并將會有條不紊的解決這個問題。
Q:發展中國家一定要有一個中央集權的體系嗎?
A:我想說,中央政府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障、良好的法律體系和金融體系,并且能對它們進行完善。同樣政府也能提供基礎設施。私營部門和市場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政府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Q:你如何看待中國對非洲的援建?
A:中國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當然能夠參加援建。非洲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