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一向以其斗志頑強的創業精神聞名。當地的“中小企業協會”曾把辦公地點選在市中心的一棟簡易大樓里,今年3月,辦事處遷至位于城市邊緣的一幢裝修豪華的寫字樓中。這標志著溫州特有的以“逐利”為特點的資本主義市場開始回暖。
雖然會長周德文氣勢恢宏的辦公桌長達3米,但在招待來訪的商人時,他仍喜歡把談話地點選在沙發上或者附近的餐館里。辦公室里,周德文正與毛淑慧交談著,毛女士經營著浙江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禮儀公司,她的客戶包括地方稅務局和銀行,大部分是國有銀行。她說,這些國有壟斷企業的員工們的頭發有時亂糟糟的,儀態也不夠優雅,因此他們需要培訓。她把手指放在嘴的兩邊,教他們如何微笑才顯得真誠。
不過無論銀行員工們如何真誠地微笑,大多數的溫州企業家都不會向他們尋求幫助。金哲新經營的日泰集團是當地的一家制鞋企業,如果他想獲得銀行貸款,他必須找到信譽度更高的企業替他擔保。因此大多數溫州企業家都不會選擇銀行。有閑錢的商人直接把錢借給需要資金的公司,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據估計,2010年,溫州“影子”金融體系內的資本總量達到了1100億元,相當于全市GDP的38%。
在避開政府金融管制的同時,溫州的民間借貸體系也在處理自身的金融安全問題,包括采取謹慎的保障措施以及最終貸款人制度。2010年和2011年,央行實施了緊縮的貨幣政策,絕望的貸款人被迫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灰色金融”,接受那些他們無力償還的貸款,最后有些人干脆選擇“跑路”。失去信心的民間借貸人開始收回借款,并且不再放出新的貸款。民間信貸危機由此釀成。隨后,政府著手打擊非法的民間借貸,私人借貸市場的資金開始面臨完全干涸的困境。
溫州財富中心曾是大腕級債權人云集的地方,然而如今影子金融家的身影不再,唯一留下的是寫有他們名字的缺了口的門牌。另一間辦公室里,一位昔日的借貸人轉向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他穿著一件印有丹尼斯·霍珀頭像的T恤,辦公室的冰箱里放著罐裝的百威啤酒。過去,他一個電話就能安排一筆貸款,但今天,這份信任已經不復存在。由于信任缺失,放款人要求貸款人提供更多的有形資產作抵押。東凱典當行的經理表示他的生意從這次借貸信用危機中大獲益處。過去, 只要人際關系夠硬就能獲得借款,而今天,他們必須提供實體資產做抵押,比如說擺放在典當行大廳的北京奧運會100克紀念金條。
2012年3月,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合理的金融改革措施,在不取締溫州民間借貸的前提下解決目前的危機。今后政府將要求民間借貸人進行注冊登記,鼓勵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借貸行業,并批準發行高收益的證券。不過政府斷然拒絕了周德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的更好的解決方案:讓借貸雙方自由地設置他們想要的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