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是會計執業人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審計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文章通過職業倦怠問卷對注冊會計師的調查發現,情感衰竭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工作壓力和內部工作環境,譏誚程度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審計工作和內部環境,自我效能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自身能力、職業道德和外部環境,二級指標審計工作主要受取證過程和質量控制的影響,內部環境主要受管理層的管理、薪資福利和組織規定與承諾的影響。
【關鍵詞】 注冊會計師; 職業倦??; 影響因素
1974年,Freudenberger首次在應用心理學領域提出“職業倦怠”一詞,并用其描述那些服務于助人行業的人們因工作時間過長、工作強度過高所經歷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隨后“職業倦怠”成為一個專業名詞流行起來,并受到廣泛關注。對職業倦怠的研究,早期集中于教師、醫生、警察等服務行業人員,但研究顯示,注冊會計師工作壓力大、執業風險高、執業要求嚴謹,屬于職業倦怠易發人群。因此,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是會計執業人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審計研究的一個新領域。筆者嘗試性地將職業倦怠理論引入注冊會計師領域,分析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執業環境對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期望為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的本土化研究與實務應對提供基礎和借鑒。
一、研究方法
筆者認為,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不僅與注冊會計師的年齡、職務、工作年限等個人因素有關,行業執業環境對其職業倦怠產生的影響更為巨大,如職業道德、審計工作、事務所內部環境甚至整個外部環境。因此,本研究設計《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影響因素量表》并以其收集的原始數據為基礎,對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的具體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
影響因素調查表的編制研究整理了職業倦怠的文獻資料,廣泛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取得注冊會計師行業自律組織的指導,接受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者的建議,以期更好地反映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
(一)影響因素分類
結合注冊會計師職業特點,假設影響職業倦怠的一級影響因素:自身條件(7題)、職業道德(4題)、壓力(5題)、審計工作(又分為五項二級影響因素:工作特性6題、管理當局2題、取證過程7題、質量控制4題、報告3題,共計22題)、事務所內部環境(又分為五項二級影響因素:薪資福利4題、組織規定與承諾5題、事務所工作環境3題、同僚關系4題、管理層的管理5題,共計21題)、外部環境(5題),由64題構成。
(二)試發放與正式發放
問卷編制完畢后,隨機選取20名注冊會計師進行問卷試發放,考察調查問卷的信度、效度??傮w而言,問卷的信度、效度較好,可以用于實際研究。
正式發放調查問卷共選取被試398名,其中有效樣本為190名。常模計算就是基于這190個被試樣本進行的。在上述問卷中經過實證分析選取存在職業倦怠的問卷的第三部分數據進行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存在職業倦怠的問卷共計73份。
二、研究假設與指標權重的確定
(一)研究假設
通過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驗證以下假設:
H0: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與其自身條件、職業道德、壓力、審計工作、事務所內部環境、外部環境等影響因素密切相關。
(二)指標權重的確定
在進行統計分析時,最主要的困難是確定所有指標的權重。目前常用的確定權重的方法有兩大類:一類是主觀賦值法,另一類是客觀賦值法。主觀賦值法主要是專家根據經驗判斷而得,例如主觀權數法、層次分析法等;客觀賦值法主要利用統計學的相關方法進行分析賦值,如均方差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實際運用當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本文的分析中,涉及6個一級指標和64個二級指標,我們采用客觀賦權法——因子分析法,具體做法為:
1.對原始樣本數據做標準化處理,這樣矩陣X′X即為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矩陣R。
2.使用SPSS14.0計算出R的k個特征值λ1>λ2>…>λK以及相應標準化的特征向量u1,u2…uk,使得它們總的方差貢獻率在70%以上。
3.第i個一級指標對應的二級指標的相對權重可表示為:βij=■ajuij,其中的aj為第j個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則最終各二級指標的實際權重可表示為:cij=■。
使用上述方法六個一級指標提取的公因子個數和對應的總的方差貢獻率見表1。
相對應的各二級指標的權重由于篇幅有限暫不列出。
三、三個倦怠維度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使用表1中建立的權值將各二級指標分別加權,然后將三個倦怠維度的總的得分作為因變量,以六個一級指標作為解釋變量進行多元回歸,結果見表2。
由上述回歸結果可知,前兩個方程中的第五個解釋變量內部環境的估計系數都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其次第一個方程中的工作壓力對因變量的影響也比較顯著,第三個回歸模型中對因變量有顯著影響的主要是自身能力和職業道德。三個方程的F統計量都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表明整個方程的估計是比較顯著的,同時三方程的D-W統計量都在2左右,表明三方程中不存在異方差現象。同時我們估計了六個解釋變量間的簡單相關系數,結果顯示各解釋變量間的相關系數非常低,基本可消除多重共線性存在的可能性。
為檢驗三方程的模型設定是否合適,我們根據上述回歸結果中各系數的顯著性選取新的解釋變量再次回歸,結果見表3。
比較表2中各方程的回歸結果可知,表3中雖然模型的解釋變量個數減少,但擬合優度R2沒有明顯降低,且F統計量都有顯著提高,可見整個模型的擬合效果相對較好,同時各回歸系數都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由此可知情感衰竭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工作壓力和內部工作環境的影響,譏誚程度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審計工作和內部環境兩個因素,自我效能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自身能力、職業道德和外部環境三個因素。
由于本研究中的第四個一級指標和第五個一級指標包括的二級指標個數較多,內容較豐富,為具體考察其各個二級指標對審計工作和內部環境兩個指標的影響,我們將這兩個一級指標中的二級指標進一步歸類,然后分別以審計工作和內部環境與各大類二級指標進行回歸,具體歸類方法見調查問卷樣本,各大類二級指標加權方法采用上文的因子分析方法。方程回歸結果見表4。
可見,無論是整個模型的擬合優度以及顯著性還是從單個回歸系數的t統計量來看,兩個模型的擬合效果都比較好。從方程1中可看出,審計工作這一指標主要受取證過程和質量控制這兩個環節的影響;同時方程2表明內部環境主要受管理層的管理、薪資福利和組織規定與承諾這三項因素的影響。
四、結論
實證結果表明,注冊會計師存在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現象。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與其自身條件、職業道德、壓力、審計工作、事務所內部環境、外部環境等影響因素密切相關,具體結論如下:
1.情感衰竭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工作壓力和內部工作環境的影響。
2.譏誚程度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審計工作和內部環境兩個因素。
3.自我效能維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自身能力、職業道德和外部環境三個因素。
4.審計工作這一指標主要受取證過程和質量控制這兩個環節的影響。
5.內部環境主要受管理層的管理、薪資福利和組織規定與承諾這三項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徐洪波.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的內容與危害[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7(11).
[2] 徐洪波.職業倦怠理論研究成果綜述[J].石家莊法商職業學院教學與研究,2009(1).
[3] 安文忠,徐洪波,劉斌.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0(30).
[4] 楊俊峰,徐洪波.注冊會計師職業倦怠的形成及危害[J].商場現代化,2007(7).